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看完《我的姐姐》,心情久久未能平静。正如李银河老师所说,这个电影给大家讲了一个好故事。合情合理,充满悬念,而且引人入胜。尤其是电影里描绘的“重男轻女”、“长姐如母”的思想,真实得令人泪目。张子枫扮演的姐姐安然,原本正在专心备考研究生,突然收到父母车祸身亡的噩耗。遗产里,除了一套学区房,还有没见过几次面的亲弟弟安子恒。弟弟是她上了大学后才出生的,姐弟二人,虽有血肉之亲,却陌生如外人。这个烫手芋,她不愿接,于是积极为弟弟找寻领养家庭。别人骂她是白眼狼、绝情,为了独吞遗产就要送走弟弟。至亲的姑妈,也从中作梗,不断搅黄送养计划。可,安然近乎绝情的背后,其实是多年的委屈和辛酸。因为是女孩,安然从小就被送养在姑妈家。因为是女孩,安然在姑妈家被表哥打,回家被爸爸打。因为是女孩,安然便要自己养活自己,自己赚钱读大学……总是被忽视,总是被打击,总是被牺牲。不管多优秀,都不配拥有和男孩子一样的待遇。这就是世上成千上万的“姐姐们”最真实的人生写照。“我是姐姐,得认命”姑妈一出场,就在丧礼上忙里忙外,也极力引导安然要好好照顾弟弟。十足的“大姐大”风范。她说,“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头顶“姐姐”的高帽,摘不下来,就认命。本来有机会读心仪的专业,因家里只能供弟弟读中专,她就选择放弃;跑去俄罗斯和同伴创业赚钱,可弟弟生孩子没人帮带,她只好舍弃一切,回家当平凡又普通的炊事婆。年轻时围着“弟弟”转,结婚后的重心,顺理成章转移到了“家庭”。姑妈有过怨恨吗?似乎没有。每个“姐姐”都这么过来的,她也不例外。真的没有委屈后悔吗?可就在她回忆过往,报读俄语系、去俄罗斯创业的经历时,眼睛里明显闪烁着光。也许,这是她黯淡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吧:只为自己而活,了无牵挂造自己的梦……就算最后落了空,也是生命里有过的精彩一瞬。现实中,太多太多像姑妈一样的“姐姐”了!她们的出生,因为性别,就注定了一生。一声“姐姐”,就是不可推诿的责任:永远要做出牺牲,永远要为弟弟妹妹们着想。纪录片《姐姐》中,女孩蕊蕊的人生早在出生之时已被设定。同为双胞胎的她,因为父母认为“女孩子可以照顾男孩”,就被迫提前产出。只是分秒的差别,她的轨迹却和弟弟截然不同。打小要照顾弟弟,什么事情都得弟弟先来。就算自己喜欢画画,也得陪伴弟弟玩国际象棋。看到弟弟耍赖,她忍不住发火,挨骂的永远是她。差别对待,早在她心里形成了“不被爱”“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