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天泉农业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取

创新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

石柱天泉农业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中国报道讯(记者吴蜀丰特约通讯员谭华祥)“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实施‘种植+加工+销售’循环产业链发展模式,携手金融,成功探索‘五统两分三满意’扶贫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效。”重庆市革命老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天泉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袁仁贵表示,将进一步完善管理,优化方案,在“点”上开花的基础上全面发力,实现“面”上开花结果。

天泉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年5月,入社成员名,现有固定职工30余人,下设五岗金荞麦、五岗生猪养殖和城北中药材3个专业合作社。注册有“金谯唛”商标,拥有年产达10万吨全自动金荞麦饲料生产线,发展以金荞麦为主的中药材1万余亩、以生猪为主的牲畜1.1余头。现有固定资产多万元,可实现年销售额多万元。拳头产品“金谯唛”牌系列中药材饲料属全国首创。自年初全县社会力量结对帮扶贫困村会议召开以来,天泉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努力探索“五统两分三满意”扶贫模式,破解贫困群众发展无资金、无项目、无技术等难题,解决贫困群众购种难、购肥难、销售难等问题,为群众找项目、筹资金、传技术、送种肥、寻销路,从源头上解决制约贫困群众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产业融合夯实扶贫基础

天泉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发展金荞麦为主,在建立金荞麦种植基地的基础上,研发加工金荞麦饲料,发展养殖业,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积极参与扶贫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该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下路、大歇、三星等6个乡镇(街道)14个村建立种植基地,发展金荞麦等中药材1万余亩;在下路、大歇、洗新3个乡镇(街道)5个村建立养殖基地,发展生猪等牲畜1.1万头。种养殖业共带动多个农户(其中贫困户户)增收致富。该社与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合作,建立中药材粗加工厂,为其提供急支糖浆的主要原材料金荞麦根茎。以四川省畜科院专家为技术支撑,以金荞麦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金谯唛”牌系列饲料产品。通过建立金荞麦种植基地、中药材粗加工厂、金荞麦饲料厂、生猪养殖场、种鸽场等,形成了金荞麦循环产业链,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创新模式探索扶贫新路

为补齐贫困户发展无资金、无项目、无技术的短板,该社依托自身产业发展基础,结合扶贫开发项目,探索出“五统两分三满意”的产业扶贫模式。“五统即种植业统一配送种子、肥料、农药、技术指导、保护价回收,养殖业统一配送畜禽仔、饲料、技术指导、保护价回收、品牌销售;两分即贫困户交易量分红和村集体分红;三满意即贫困户满意、企业满意、党委政府满意。”袁仁贵说,今年在大歇镇龙王村引导户农户种植金荞麦亩、养殖生猪头,统一为其配送折合人民币达54万余元的金荞麦种子、肥料、农药、仔猪、饲料,并落实1名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巡回指导。初步估算,大歇镇龙王村户种养殖户户均可获得收入1.07万元,村集体可获得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银企合作拓宽扶贫渠道

在产业扶贫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天泉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兴农担保公司、重庆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模式。“通过不断努力,我们又探索出了银企合作的‘五统两分三满意’模式,拓展了扶贫渠道。”袁仁贵说,银企合作“五统两分三满意”即:统一组织金融培训、授信合作组织、担保、受托扶贫企业、监管红利存单,贫困户固定分红、村集体分红,贫困户满意、企业满意、党委政府满意。在操作过程中,具体由政府组织贫困户开展金融培训,银行授信联合社,由联合社进行担保,以贫困户名义向银行统一贷款,受托给联合社统一经营管理,贫困户获取分红但不承担偿还本金和利息风险。

“这个模式最大限度降低了贫困户的风险,确保了贫困户稳定增收。”袁仁贵说,如下路街道湖海村,由政府组织名贫困户开展金融培训,按照5万元/户的标准向重庆农村商业银行石柱支行申请3年期限贷款,每个贫困户每年底固定分红0元,村集体分红3.2万元,同时贫困户再按交易量进行分红。在金融扶贫过程中,既解决了贫困户有贷款优惠政策无产业发展的问题,又解决了企业有产业发展无贷款优惠政策的困境,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引入社会力量扶贫,不仅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还让他们掌握了种养殖业的实用技术,同时使企业得到良性发展。”县扶贫办相关领导说,两套“五统两分三满意”模式的同步推进,有效地助推了脱贫攻坚,值得全面推广。

赞赏

长按







































甘露聚糖肽针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gs/1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