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经济“灰犀牛”事件频出。
美国允许通胀可以有弹性的2%,推高全球通胀预期。
韩国首尔房价暴涨,成交量翻倍。
中国对头部房企实施监控,调控政策一步到位。
01
美国推高通胀预期
美国将通胀目标由原来的“平均2%”,调整为“弹性的2%”,将预期通胀水平推高。
这是在为长期的货币超发做准备了,为此世界各国又要被“剪羊毛”了。
美元是世界通用货币,美国发行的货币越来,就需要世界各国消费的越来,这是美元存在的逻辑。
目前的经济状况,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美元,可美国依然准备超发货币,除了维持美国国内的虚拟经济“空转”之外。
恐怕更多的货币还需要全球市场买单。
可问题是,大家现在没什么交易,并不需要太多美元,这样的结果就是通胀预期的到来。
资产不多,交易偏少,可美元大把大把的涌出来,只会造成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美国经济空转,全世界都要陪着玩。
02
韩国房价暴涨
最近韩国首尔房价出现量价齐翻倍的楼市热点。
尽管韩国从6月份就频繁的加强楼市调控,可不知道为什么,好像韩国继承了中国楼市的基因,也陷入了“越调越涨,越涨越调”的楼市调控怪圈。
据市场数据分析,房屋购买群体出现了相当一部分国外投资者,至于是不是中国人就不得而知了。
韩国楼市的暴涨,一定意义上和国内前一段时间深圳、东莞、杭州、宁波等楼市波动,是一个道理。
基本都属于对抗通胀预期的,恐慌性投资购房。
在经济没有太大气色,预期偏悲观的情况下,楼市成为资金避险的最佳选择。
03
中国“接管式”调控房企
前段时间邀请头部房企参加的楼市调控重磅会议,掀开了国内楼市调控的新阶段。
先不说本次会议针对头部房企的“三个底线和四个档次”。
国内楼市调控的基本流程都是,国家出台调控政策,各级地方负责落实政策。
关键问题就在于,各级地方对楼市调控政策并不积极,甚至有些地方还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阳奉阴违的花招。归根结底还是“土地财政”在作妖,一时半会有些地方一旦停止卖地,财政就要过紧巴巴的日子。
这也是楼市调控不尽如人意的关键所在。
本次会议直接由住建部牵头,针对头部房企实施资金监管,提明确目标,限期完成指标。
这是代替各级地方实施“接管式”的楼市调控,既然各级地方调控没有“疗效”,那就直接接管,动真格的调控。
这在国内楼市调控的历史上,极其少有。
并且也为下一步开启更大规模的房企调控,做了充足的预期和准备。
房地产走下暴利的神坛,几乎已成定局。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