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现代雕塑”这个词从前是以一块石头做成的口香糖中间穿个空,而“现代绘画”是一整块画布往下低垂了满地的颜料,那“录像艺术”最初所指的应该就是一个颗粒状的特写镜头里,一名加州大学洛杉矶院校的学生所拍摄的一段将一只蟑螂在左边乳头拍成肉酱的记录。笨拙、自恋还很有些无聊。可这并不是录像艺术所固有的特质,任何艺术,在这个超载的时代,大多都是笨拙、自恋并且没有多少名气的。为什么会这样说?或者是因为在今天,一个短视频泛滥成灾的时代,这种特质早已不再是“艺术”所特有了。但在最初的20世纪70年代,它确实是以一种激进先锋并且几近高傲的姿态被辨认,甚至铭刻。而这其中,有一个名字从来不可能被忽略,他是白南准。
白南准是谁?最著名的韩裔艺术家?当代录像艺术之父?激浪派代表艺术家之一?前卫作曲家和音乐人?……这些定义他都符合,又远不止如此!那到底白南准是谁?时间拉长了这么多年之后,在当下的社会语境里,我们为什么又应该如何了解白南准?
白南准
事实上,对于白南准已经有过太多的解读了,而每一次的解读总是希望在又一次的梳理中重新找到契合于当下时代新的破点和意义。于是,作为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策展人的孙啟栋和策展人、艺术家王懿泉提出了自己的设问:白南准把技术看作向世界张开双臂,跨越边境和各种文化的藩篱去分享艺术的一种方式。现在还可以秉持这种技术乐观主义吗?什么样的艺术可以跨文化?
年8月16日晚8点,「在艺app」收藏7日谈栏目第54期直播间,当策展人、艺术评论人孙啟栋碰上专注研究表演、电影、城市空间,艺术与经济关系的当代艺术策展人、艺术家王懿泉,面对一个“oldschool”话题,究竟会碰触什么样的思考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图片进入直播间
本期话题:
白南准:艺术和科技能否起到连接这个世界的作用孙啟栋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策展人、艺术评论人
王懿泉??????????????????????????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策展人、艺术家
大地魔术师,白南准跟中国艺术家在一起白南准(NamJunePaik),年生于日治朝鲜的京城府(现首尔),年因 随家人逃离朝鲜半岛,在香港读完高中后,年代到东京大学学习音乐史艺术史和哲学。年赴德国慕尼黑大学就读,并在这一时期结识极富争议的前卫艺术大师、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Cage)和激浪派的创始人之一麦素纳斯(GeorgeMaciunas),从此卷入了多媒体“大型活动”的表演与实践行动。
如今回过头来看,激浪派与其说是一个定义不太准确的艺术运动,不如说他是一个松散的无政府主义联盟,专擅以仪式性的姿态,抗议“高级”文化。于是,当白南准年应Maciunas的邀请决定移居美国之后,他所参与的激浪派的演出,不是把钢琴在舞台上掀翻,就是上演一场小小的音乐“事件”,用一根弦把小提琴在人行道上拖,仿佛一只身子被刮擦而连声抗议的宠物。也是在这一期间,他认识了其创作生涯非常重要的合作者夏洛特·摩尔曼(CharlotteMoorman),一位毕业于传统的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手。她在白南准的演出上,要不是演奏时,乳房上挂着两台小电视,要不就是光着上身拉琴……自年之后的几年间,白南准中与摩尔曼合作了许多有名的作品和表演,著名的有“OperaSextronique”(),“电视大提琴(TVCello)”(),“为了活体雕塑的电视胸罩(TVBraforlivingsculpture)”()。这些都令年的纽约艺术界感到惊悚和刺激。
白南准年与夏洛特的一次合作表演
CandleTV
TVBuddha
但相比于这些在照片上留下印记的表演,白南准的某些作品更经久不衰,如一台电视屏幕被拿掉,替换以一只燃烧蜡烛的“空匣子”《CandleTV》、《电视佛陀》、《电视禅》等……这些隐含着东方哲学象征的形式,被置换到意指科学的现代媒介的电视剧机上,其意味的是什么?一种新的“宗教崇拜“的崛起,或者另一种形式的反叛?......
WrapAroundtheWorld
当然,相对于呈现我们或者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