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

  一、如何让孩子不发烧

  为什么每次感冒流行的时候,有的孩子患病了,可是有的孩子却安然无恙?其实,这与孩子身体里的正气相关。正气不足才是感冒的关键,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要正气足了,孩子是很难患上感冒的。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孩子出生以后,脾胃的健康情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都来自于脾胃吸收的食物的精微物质。所以,对孩子来说,“正气不足”这个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脾胃之气不足”对应。

  基本上,孩子的每次感冒,都可以找到脾胃失调的影子。现在孩子的脾胃很容易出问题,比如因为家长喂养不当,有的孩子营养过剩,有的营养不足,这些都会导致脾胃失调,使脾胃之气不足,这样就给感冒的发生创造了“温床”。在感冒过后,孩子的身体经过了正邪交战,能量消耗较大,也会导致脾胃之气不足。正因为孩子的脾胃之气不足,所以在遇到环境温度变化的时候,身体的各项机能会立刻失调,患上感冒。很多家长没有注意到感冒的这个阶段,没有及时地给孩子补脾,导致孩子的正气总是不足,不断感冒。甚至一次感冒刚好没几天,就又开始了下一次感冒。

  孩子生病了,家长不能总想着靠药,靠外界的力量来帮孩子,我们需要强壮孩子的脾胃,让他的正气壮大起来,这才可能百毒不侵。所以,每次在孩子感冒之后,家长们都要加入最后一个阶段的调理,那就是补脾。

  增强孩子脾胃的功能,就是提升了孩子有效防御疾病的能力。试想一下,如果每次感冒来了就吃药,那无异于疲于奔命,永无宁期。

  孩子感冒收尾期如何补脾呢?可以请中医开个小方子,调理一下。也可以自己用个简便的方法,就是去药店买这个小方子:

  怀山药15克、炒鸡内金3克,熬水,每天喝两小杯,连用三天即可。

  在中医里,这种通过调补脾胃来增强肺功能的思路,叫做“培土生金”,这是中医里一个常用的治感冒方法。

  二、如何让孩子不咳嗽

  孩子咳嗽了,中医认为,这是外邪伤到肺的表现。本来“肺为娇脏”,孩子的肺则更为娇嫩,如果处理不好,外邪就会留在里面,可能引发孩子肺部的其他毛病,比如哮喘等。

  孩子得了哮喘以后会比较麻烦,在医院里面治疗,常常会用到治哮喘的激素类药,稍不注意就会对孩子的生长造成影响。哮喘还有一个很坏的地方就是如果当时没有治好,可能伴随一生,最后甚至会因为这个病而送命。邓丽君就是因此病而早逝的,特别令人惋惜。   其实,小孩子基本上不会无缘无故地咳嗽,一旦咳嗽,一般都是由外邪引起的。如果成人患有咳嗽,除此以外可能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肾虚等。古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是孩子的体质较为单纯,哪来那么多的肾虚呢!

  治疗孩子的咳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引起他咳嗽的原因,不能针对咳嗽本身去止咳。

  打一个比方,有个成语叫“立竿见影”,是说把竿子立在那里,立刻就可以看到影子了,要想清除影子,只要把竿子拿走就行了,但如果我们不拿走竿子,只想凭空清除影子,那是无法做到的。

  治孩子的咳嗽也是一样的道理,外邪入侵,这就相当于竿子,而由此引起的后果,就是咳嗽。所以咳嗽只是影子,我们想要清除咳嗽,需要把力量放在祛除外邪上,如果一味地去治疗咳嗽,反而会做许多无用功。

  根据我的经验,即使当时用强力止咳的药物把咳嗽止住了,但一般都是压一段时间后又爆发了。因为强力止咳的做法会导致邪气直接留在肺里出不去,祛不了根,结果咳嗽会迁延不愈,每年到一定的时期都会发作。

  咳嗽是外邪入里导致的,正确治疗咳嗽的思路应该是往外走,往上走,不能用药强行往里面压,我们要找到引起咳嗽的根子━━外邪,把主要力量放在解决外邪上,把次要力量放在调理咳嗽上。

  我经常听一些家长说,生病后到药店看着那么多的中成药无所适从,不得不询问店员,可店员也并不一定了解中医知识,因此他们买药时心里没底,非常茫然。

  其实,如果家长懂得一点医学知识,有病时就不会有乱求医的困惑,面临选择的时候,就会清醒多了。

  比如,我们见到药店里面卖的急支糖浆,它是由麻黄、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前胡、枳壳、甘草组成的,其中,麻黄是热药,是散外寒的;前胡是宣肺的;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都是清里热的,都是解毒的药物,宣肺解毒的效果非常好。

  清楚了这个方子的基本成分,我们的心里就有底,明白该买还是不该买了。要提醒一下的是,这个急支糖浆非常浓,需要兑入热水,稀释以后服用效果才更好。

  三、如何让孩子不积食

  关于孩子的脾胃,还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就是不能给孩子吃太多,吃多了特别容易积食。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都很弱了,给他吃太多,堆到胃里,一下就瘀堵住了。比如奶油蛋糕,很多都是反式脂肪做的,如果大量吃下去,很容易得病。

  什么是积食呢?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摄入过量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

  孩子就像金鱼一样,看到喜欢吃的东西,就会使劲地吃下去。此时,父母要担起阻拦的责任。可现在不少家长觉得爱孩子,就是要把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提供给他,让孩子吃个够,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不是爱,而是在害孩子。

  试想想,如果我们把电脑里面的同时打开几个程序,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一下打开几百个,并同时让它们运转,电脑可能就会死机,这种死机就和人吃多了不消化会积食一样。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多样的,适量的,没有问题。但我们吃同一种东西,吃得非常多的时候,超出了我们脾的运化能力,就会导致脾“死机”了。

  对于孩子的积食,家长们千万不要以为是小问题,如果不想法解决的话,可引发高烧等后患。

  孩子刚刚出现积食,稍有一点医学知识的家长一般都比较清楚,因为孩子吃了什么,家长最知道。

  有形的积食,家长可以找医生调理;不严重的,可以自己用以下方子来调理:

  食疗配方:焦三仙、炒鸡内金各6克;

  做法:熬水给孩子喝。

  效果: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仙。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焦麦芽和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炒鸡内金有化淤消积的作用,对于促进孩子脾胃功能比较好。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马上就会消掉。

  要提醒家长的是,消积食的药不能常用。小孩患了食积,给他喝两天消食导滞的药物,化掉了就不要喝了。千万不要让孩子的脾胃“知道”有一种外来的东西能够替代它。如果天天给他喝,他的脾胃功能可能缺乏“主动性”,反而不“努力工作”了。所以给孩子喝几天,积食一消掉,马上停住,接着用玉米、地瓜、小米粥等健康的食品来调整即可。

赞赏

长按







































国内白癜风知名专家
中科白癜风专家国庆会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gs/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