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尾草(摄于山东青岛)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狗尾草的全草,其种子亦可入药。始载于《本草纲目》,因“果穗形如狗尾”,故名“狗尾草”,亦称“狗尾巴草”,其茎治目痛,故又称“光明草”。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秋季采收成熟果穗,搓下种子,干燥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狗尾草茎)主治:疣目,贯发穿之,即干灭也。凡赤眼拳毛倒睫者,翻转目睑,以一二茎蘸水戛去恶血,甚良。”
2
现代?陈源生?《临床常用中草药选编》记载:“(狗尾巴草)光明子及草歌:光明草民间称为狗尾巴草,其子则称光明子或狗尾巴子。
光明子淡甘辛凉,退翳明目有专长。如用全草倍加量,同煮猪肝治夜盲。
天引赤眼桑菊配,再伍夏枯千里光。角膜云翳加蝉退,蒺藜谷精草决匡。”
狗尾草(摄于山东青岛)
NO.2.1功效主治
狗尾草,甘、淡,凉。归心、肝经。主要功效有:清热利湿,祛风明目,解毒杀虫。
1
清热利湿:本品甘淡而凉,入心肝经,可清热利湿,适于湿热内蕴之黄疸、痢疾、小便涩痛等病证。
2
祛风明目:本品入肝经,可祛风明目,适于风热上犯之目赤肿痛等病证,也适于风热感冒。
3
解毒杀虫:本品可解毒杀虫,适于疣、疮、癣等外科病证。
狗尾草(摄于湖南浏阳)
同源药物
狗尾草子,淡,平。归肝、脾经。主要功效有:解毒止泻。
1
解毒止泻:本品甘平,入肝脾经,适于热毒内蕴之缠腰火丹、泄泻等病证。
用法:狗尾草内服:煎汤,干品6~12g,或鲜品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狗尾草子,9~15g,煎服,外用适量。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狗尾草含多糖和酚类物质,种子含48%~50%的淀粉,还有蛋白质、脂肪等成分,狗尾草有抗过敏、止痒、抗菌、治目疾、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狗尾草(摄于湖南长沙)
NO.3参考资料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老中医经验丛书之二·(陈源生)临床常用中草药选编(内部资料)..
巩江,倪士峰,李文娟,骆蓉芳,侯恩太,祝尔乐,赵斌.狗尾草属药学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38(15):-.
音频:石若冰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