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笔记完整版广西动物营养学

会场外年会会场广西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闭强主持开幕式广西动物营养与饲料学会理事长梁明振教授致辞广西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兽医师梁纪豪致辞广西大学副校长罗廷荣教授致辞广西饲料工业协会会长沈水宝主持学术报告行业重磅技术会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饲料工业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分会主办的“广西动物营养学术年会暨广西饲料工业协会第二届邕江论坛”于11月3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广西内外饲料养殖大专院校师生、科研院所科技人员、饲料养殖企业、农牧企业、农牧食品企业总经理、技术总监、品管总监等近人参加会议。本次年会以“新趋势、新思考、新行动”为主题,邀请到浙江大学汪以真教授、山东农业大学杨在宾教授等行业资深专家,围绕非洲猪瘟形势下饲料生产企业转型之道、饲料营养如何服务于生猪复养等行业热点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受论坛邀请,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余淼在会上做了题为《无抗时代动物健康的思考和研究》主题报告。据了解,广西是畜牧业大省区,畜牧业在全国各省区中处于第一梯队。年,广西肉类总产量.07万吨,排在全国第8位;生猪出栏.78万头,排在全国第8位。家禽出栏8.49亿只,排在全国第4位。饲料产品产量.97万吨,排在全国的第3位。接下来为大家分享由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刘峰、余淼现场整理的会议听课笔记完整版。

汪以真教授

《饲料无抗与养殖减抗》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抗生素为实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用抗生素使畜禽生长效率提高10-20%,饲料转化率提高10-25%,生产成本降低10-25%。我国抗生素总用量为16.2万吨,约占全球用量的一半,其中52%为畜禽用抗生素,长期高剂量、多品种添加会造成耐药菌株产生、畜产品残留、生态污染等一系列的问题。在禁抗趋势下,如何利用营养手段实现饲料无抗与养殖的减抗:1.机体免疫:调节机体免疫力及抗氧化功能2.菌群平衡:强力稳定肠道菌群,抵抗应激3.营养吸收:保护肠壁结构完整,促进绒毛生长4.日粮消化:提高饲料可消化率,改善动物消化功能饲料无抗(重点突破口):抗菌肽、溶菌酶、植物精油、中草药、酸化剂。养殖减抗技术:优化原料(发酵饲料)、促进消化(酶制剂等)、降低应激(有机硒等)、改善菌群(微生态制剂等)。抗菌肽:1.成熟抗菌肽一般包含10-50个氨基酸残基、带正电荷、疏水性残基比例>30%。2.抗菌肽对病毒、细菌和真菌等均具有强有力的杀伤作用。3.在哺乳动物体内发挥多种先天免疫调节作用。4.具有独特的膜作用机制使抗菌肽不易产生耐药性。5.研究还发现,丁酸梭菌分泌物中的酸性磷酸酶可抑制抗菌肽对益生菌的抑制作用。溶菌酶:溶菌酶可通过催化水解致病菌细胞壁中的N-乙酰胞壁酸和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之间的β-1,4糖苷键而使有害菌裂解死亡,同时促进有益菌生长,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溶菌酶能够显著改善仔猪生长性能,效果与抗生素相当。植物精油:经研究发现,多种植物精油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其中效果最理想的为百里香酚、丁香酚、香芹酚、肉桂醛。它抗菌的作用机制为破坏菌体细胞壁、细胞质膜蛋白结构,破坏生物合成及转运。在0-21日龄肉鸡中使用精油,可以达到抗生素一样的生产性能。新型氧化锌:采用氧化锌负载增效技术,使蒙脱石解聚分散后进行剥片改性,达到“三明治”式负载蒙脱石—氧化锌,与普通氧化锌相比,增效4.5倍以上,发挥氧化锌和蒙脱石双重肠黏膜保护作用,显著减少断奶仔猪腹泻。新型抗氧化剂—纳米单质硒多糖:相对于硒代蛋氨酸,相同剂量纳米单质硒活性与之相当,且安全性更高。并且通过逐代耐硒驯化,多糖含量高达mg/kg。

李富伟博士

《用酶和菌打造无抗好饲料的理论及应用实践》

北京科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无抗饲料的开发核心:1.抑菌方面:酸化剂、酶制剂、微生态、抗菌肽、植物精油。2.抗炎方面:减少过敏源(低抗原料)、阻断炎性反应(消耗能量)。3.促长方面:营养(浓度、精准配方)、采食(香甜酸、能量、工艺)、消化(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吸收(微生态制剂、短链脂肪酸)。4.调肠方面:结构完整;功能正常;肠道微生态健康、平衡;特异和非特异免疫功能。酶制剂在无抗饲料的生物功能:1.分解消化饲料;2、促进有益菌增殖;3、抑制病原菌生长;4、减轻肠道炎症反应。微生态在无抗饲料的生物功能:1.提高饲料利用率;2.抑制病原菌生长;3.补充及促进有益菌增殖;4.提高机体免疫力。研究发现,乳酸菌更多在动物后段肠道中增殖并发挥作用,饲料成分中的葡萄糖在十二指肠中基本完全被吸收,而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产生的低聚寡糖不能在十二指肠中被吸收利用,因此进入后段肠道中对于促进乳酸菌增殖具有更重要的生理意义。葡萄糖氧化酶(GOD)—第三代功能型酶制剂:葡萄糖氧化酶是一种需氧脱氢酶,可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同时消耗氧气,葡萄糖氧化酶具有抑菌、促生长、调控肠道的功能型酶制剂。酶制剂减轻肠道炎症反应:1.动物机体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是通过配体识别机制,其保守的配体结构中就存在甘露聚糖,体内巨噬细胞上的配体识别受体辨认到甘露聚糖后,通过促炎性因子诱发促炎反应。2.由于豆粕中存在大量的甘露聚糖,甘露聚糖酶可以将甘露聚糖大分子分解成甘露寡糖小分子,对免疫细胞的亲和力降低,避免诱发过度的免疫应答,降低引发肠道炎症,减少对能量的消耗。微生态制剂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1.通过创造肠道厌氧环境提高肠道乳酸菌群的生长。2.通过酸化动物肠道促进肠道乳酸菌群的稳定。3.通过营养或其他生物机制促进肠道菌群的生长。

杨在宾教授

《禽微量元素精准添加系统营养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大学

微量元素与物质代谢贡献的理解:铁:细胞色素酶类及多种氧化酶的组分,参与体内生物氧化过程。铜:参与色素合成酶;并促进角蛋白合成。锌: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羧肽酶等20种以上。碘:作为甲状腺素组分。锰:糖和脂肪代谢中多种酶(如丙酮酸羧化酶、胆固醇合成酶)的激活剂。硒:谷胱苷肽过氧化酶;CoA和CoQ的合成等。微量元素平衡的理解:微量元素日粮(配方)平衡:按日粮需要量配置出来元素量,也就是日粮浓度,需要准确的原料元素量。微量元素供应平衡:按每日需要量(配方浓度×采食量),每天摄取的元素量。需要知道动物采食量、采食量的变化。微量元素吸收量平衡:原料利用率差别大(钙:20%-60%,磷差别更大),元素吸收率评估很重要。微量元素功能性平衡:高锌促生长、高锌、高硒抗氧化、富锌富硒富碘食品,功能需要量确定很重要。繁殖动物微量元素平衡各论:母体效应(母体对后代的储留量),根据后代评价繁殖动物微量元素平衡(乳、蛋、肝脏、机体)。微量元素功能性评价:1.生产性能:有机(50%)可以满足;(50%表示占无机微量元素的50%)2.产肉性能:有机(75%)可以满足;(75%表示占无机微量元素的75%)3.肝脏和血液微量元素储备:有机(50%)以上;(50%表示占无机微量元素的50%)4.肝脏和血液抗氧化能力:有机(50%)以上;(50%表示占无机微量元素的50%)复合微量元素的营养性评价:1.常规养分利用率:有机50%以上;(50%表示占无机微量元素的50%)2.氨基酸利用率:有机(25%)以上;(25%表示占无机微量元素的25%)3.日粮矿物质利用率:有机(%)以上;(%表示占无机微量元素的%)4.矫正的微量元素利用率:有机(50%)以上;(50%表示占无机微量元素的50%)复合微量元素的经济性评价:1.肉鸡生产成绩改善,增加养殖效益。2.饲料效率改善,释放营养和能值,增加饲料效率,降低饲料成本。3.元素减量添加,增收减排,利于环保。

余淼技术经理

《无抗时代动物健康的思考与研究》

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无抗下动物健康的思考1.解决健康问题应从根源入手集约化生产的目标要求高效,即生长速度快。如何长得快?多吃才肯长。而目前的现状一是采食不够,长不快;二是采食多胃肠道消化吸收不了,导致后肠营养过剩,微生物在后肠增殖,肠道功能紊乱,机体免疫水平降低,疾病频发。健康源于均衡的营养,营养的充分吸收依赖胃肠道消化功能。所以,胃肠道是猪健康的第一道门户,消化道健康至关重要。解决健康问题就应从根源入手,从消化道健康入手,从了解动物消化生理入手。2.采食—消化吸收生理活动采食是所有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活动,是营养物质消化与吸收的首要环节。动物采食不但为维持生命活动和生产性能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而且采食行为也是健康状况的直观表现。摄食行为由摄食中枢和饱中枢所控制,分别位于下丘脑的外侧区和腹内测区,通过以上两个中枢来控制摄食的启动和终止。一些营养物质,如葡萄糖等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相关神经元调节摄食。营养物质通过体液途径传递信号,作用于小肠后端细胞,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分泌,抑制胃肠的分泌和运动,抑制胃排空,进而抑制动物摄食。当摄食活动产生后,食物通过口腔、咽,进入第一个重要消化场所—胃。胃液是无色透明酸性液体,由水、有机物、无机盐和盐酸组成。胃蛋白酶原起初没有活性,在盐酸的作用下将其激活。猪胃壁细胞分泌的盐酸,一部分与粘液中有机物结合,称结合盐酸;另一部分呈游离状,称游离酸,游离盐酸占总盐酸的90%。而对刚出生的仔猪来说,是不含或很少游离盐酸,20日龄时才开始有少量游离盐酸,对30日龄的猪来说,盐酸才有杀菌功能,但酸度仍然很低,60-75日龄时,胃酸才逐渐达到成年猪水平。如何考虑仔猪盐酸不足这一客观生理因素是我们要重视的问题。食物经胃消化后,变成了流体或半流体的酸性食糜,逐渐进入小肠,开始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继续消化,饲料大部分营养物质在这里被分解成可吸收和利用的状态。大肠含酶很少,食糜中绝大部分营养物质,经过小肠之后均已被消化和吸收,进入大肠的内容物,大部分是难消化的物质,主要是植物性饲料的纤维素、不溶性蛋白质、少量脂肪和消化道内分泌物等。饲料中部分纤维素和其他糖类被细菌等微生物发酵后,产生的乳酸、乙酸、丙酸等低级短链脂肪酸。新生命诞生之初,离开母体的那一刻是没有或很少微生物,当离开母体后,通过接触不同的环境,开始构建自己的肠道微生物。肠道微生物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岁月中形成的一个精妙机制–我们和成千上万的微生物,互助互利,成为了一个完整的共生生命体。当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与代谢受到环境和营养的影响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当动态平衡被打破时,动物的健康就会出现问题。二、动物健康之己见动物健康其实要解决“采食-消化吸收-肠道健康-免疫力提升”这条线的问题,这条线如果再简而化之,其实就是一个关于吃的问题。如何多吃,如何吃出效率,转化更多,如何吃出健康。在这里特别分享一下酸化剂和植物精油的研究,酸化剂和精油作为市场成熟替抗产品,但在使用中还是要注意一些问题。1.酸化剂刚出生仔猪无游离盐酸,30日龄猪胃内盐酸无抑菌能力,游离盐酸很少,如何解决这一动物客观生理因素,酸化剂作为解决前期小猪胃酸分泌不足公认产品,需要思考三个问题:如何做适口性好的酸化剂,如何让酸释放更多的氢离子,如何让酸在肠道发挥最大的作用。国外有篇文献,综述了酸化剂文献(近篇)中采食、增重、料肉比等的效果,发现增重、料肉比正向效果的文献数很多,但采食量无效和反向效果的文献数也很多。如果深挖一下,为什么会出现采食量低这种情况呢?酸化剂的适口性往往最易被忽略。所以,在保证酸化剂功能的同时将适口性做好是酸化剂产品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对于酸化剂的第二个思考是如何保证释放更多的氢离子,因pH值与胃蛋白酶活性息息相关,胃蛋白酶最适pH2.0-3.5,市场酸化剂产品pH在这个区间范围内的占多数,总酸在60-70%的将近50%,而这些60-70%总酸的有效总酸只有5%左右的有效总酸可达到30%。所以要考虑合适的酸原料来保证相同pH下释放更多的氢离子。对酸化剂的第三个思考是如何优选原料,提升工艺,使酸化剂在肠道的作用发挥最大。满足这个要求,首先要对各种酸原料进行筛选,选出能释放更多氢离子的酸原料,选择最佳抑菌效果的酸原料,并按照扩大抑菌范围标准优化原料组合,对适口性稍差的酸原料进行特殊处理,对调节肠道菌群的酸原料进行包被处理。2.植物精油关于植物精油有三点思考:一是精油成分很多,要熟知所有种类,每一类都有它特有的功能,如酚类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具有抑菌功能的一类;二是要清楚真正抑菌功能的成分,在成分选择上,尽可能拓宽抑菌图谱,且要达到最低抑菌浓度;三是虽然有些抑菌效果明显,但适口性极差,这也是选择精油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现阶段关于精油的功能、机理研究很多,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精油的适口性、易挥发、易氧化等问题。总之,对于精油的选择,建议考虑精油的稳定性,适口性,添加量问题。总而言之,无论是研究无抗方案,还是研发替抗产品,一定要遵循动物本身的采食生理、消化吸收生理;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动物吃(如何多吃、如何吃出效率、如何吃出健康)的问题,要考虑整个消化道的营养调控;真正的健康靠养,养胃养肠。无抗时代,要综合考虑胃肠道健康的系统方案。

齐广海博士

《鸡营养与饲料研究动向》

中国农业科学院

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肉仔鸡肉品质的影响:1.17.5胚龄羊膜腔注射NCG可显著提高42日龄肉仔鸡胸肌蛋白质、脂肪和精氨酸含量,降低滴水损失。2.胚蛋注射NCG显著提高肉仔鸡胸肌抗氧化酶活性和风味氨基酸含量,降低MDA含量。低蛋白日粮对产蛋性能的影响:1.产蛋早期(21-32周龄)饲喂低蛋白日粮降低蛋重和蛋清。2.适当条件下,比饲养标准降低2-3个百分点粗蛋白,不影响蛋鸡健康、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3.长期过度降低日粮粗蛋白,蛋鸡体重、蛋重、浓蛋白高度降低。产蛋后期蛋壳品质下降原因的思考:1.蛋壳厚度可能不是引起后期强度下降的唯一原因,与蛋壳结构也有关。2.蛋壳结构特征直接决定了蛋壳的力学特性。3.产蛋后期输卵管(峡部和壳腺部)组织分泌的有机质参与蛋壳超微结构形成。4.应当细分产蛋后期蛋壳品质下降的具体阶段。蛋壳品质的营养调控:1.常量元素(钙、磷)和维生素D3对蛋壳功能有重要作用。2.微量元素如锰、锌和铜通过改变超微结构而影响其力学性质。研究发现,蛋壳的乳突层是锰调控蛋壳超微结构的关键部位,而乳突的大小、位置和厚度在蛋壳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对蛋壳质量有决定性影响。饲料蛋白原料对蛋清的影响:1.棉籽蛋白作为高峰产蛋鸡饲粮的唯一蛋白原料时,饲喂12w显著降低鸡蛋蛋白高度、HU、蛋清重量、蛋清圆形物和粗蛋白含量。2.CSP影响空肠吸收能力和膨大部蛋白分泌功能。茶多酚对蛋清的影响:1.茶多酚可使蛋清粉中蛋白羰基含量和表面疏水力下降,降低蛋白硫基含量,从而增加β卵黏蛋白含量,提高蛋清品质。2.茶多酚可能通过影响蛋鸡产蛋后期的膨大部组织形态和功能,调控蛋清蛋白合成和分泌。

曹爱智总经理

《胆汁酸在黄羽肉鸡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山东龙昌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黄羽肉鸡饲料和养殖中的问题:1.后期催肥油脂可以加到5%以上,油脂质量影响吸收率,进而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及色素吸收。2.非常规原料使用导致有饲料便和腺胃炎问题存在。3.霉菌毒素污染,导致球虫和肠炎时有发生。4.热应激严重影响生长性能。胆汁酸作用机理及功效:1.胆汁酸(HLB值=19),是脊椎动物体内唯一促进脂肪消化吸收的物质,在乳化、消化和吸收三个阶段起作用。2.胰脂肪酶的C端有两个胆汁酸结合位点和一个辅脂酶结合位点,酶活性需要胆汁酸参与激活。3.提高脂蛋白酯酶活性,有效分解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携带的甘油三酯,使得细胞可以摄入反应释放出的脂肪酸。4.与脂肪酸等形成易溶于水的脂肪酸胶粒,转运脂肪酸的功能。5.降解并促进肝细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胆汁,将霉菌毒素、重金属和药物等其它有害物质随胆汁排出肝脏,从而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害。6.结合或分解肠道内的内毒素,阻止内毒素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减少肠道对内毒素的吸收,防止内毒素对肠道、肝脏的危害。研究发现,30-mg/kg的胆汁酸均可以显著促进叶黄素的沉积,提高黄羽肉鸡脚胫的颜色等级,其中60mg/kg的胆汁酸对皮肤、腹脂、腿肌和血清黄色素含量的作用效果尤为显著。小结:1.胆汁酸促进脂肪消化吸收,保肝护胆,显著改善生产性能。2.动物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添加胆汁酸可以改善动物健康和生产表现,投入产出比超过1:4。3.可显著提高色素的吸收利用率,对规范色素的使用至关重要。4.在饲料禁抗和养殖减抗的大环境下,胆汁酸发挥抗炎、抗氧化的保健优势,为饲料抗病营养增加一种解决方案。

梁运祥教授

《生物饲料的综合应用方案》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1、如何实现饲料无抗?可以通过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营养的进一步平衡、增强动物内生病原抵抗力和构建人工辅助的防卫能力。2、可以选用哪些生物饲料产品?蛋白质生物(发酵)饲料、能量生物(发酵)饲料、纤维生物(发酵)饲料、酵母培养物、矿物生物(发酵)饲料(有机螯合矿物质)。3、不同生长阶段的蛋白质生物(发酵)饲料幼龄动物需要优质蛋白质生物(发酵)饲料。普通阶段需要豆粕生物发酵(发酵)饲料+其它蛋白质生物(发酵)饲料。4、要制造低系酸力饲粮,大量研究表明,用系酸力低的日粮,大肠杆菌含量低,乳酸菌含量高,反之结果相反。5、欧洲使用生物饲料的经验:欧洲从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发酵过的湿饲料,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早期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使一些工农业下脚料(废渣、废水、高纤维素、杂粕类等)得到充分利用,扩大饲料资源。后期逐渐开始发酵饲料原料(玉米、大豆等)然后进行配合使用。与发酵单一原料相比,现阶段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将全价料直接进行发酵然后直接饲喂,效果较好。如今,荷兰至少占50%的猪都使用微生态发酵饲料,丹麦有30%以上的母猪使用发酵饲料,70%以上的母猪在泌乳期也使用。欧盟国家,主要发酵要倾向于发酵全价料和饲料的主要成分发酵。欧洲饲料液体发酵主要以乳酸菌发酵为主,来降低饲料的pH和积累其它代谢产物。通过产生乳酸降低饲料的pH是值我们借鉴的主要经验。6、无抗饲料解决方案通过生物发酵或酶处理以提高饲料消化力为前提的多重生物防护方案。可以考虑以下生物发酵饲料的使用:蛋白质生物发酵饲料、酸性能量生物发酵饲料、甜味能量生物发酵饲料、纤维生物发酵饲料、酵母培养物、有机矿物饲料、复合微生态饲料、复合酶制剂。

杨冀宁总经理助理

《25羟基维生素D3对养殖的影响》

太原市威尔潞威科技公司

1、骨骼健康度对养殖收益成明显正相关。骨骼健康对母猪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后备母猪筛选率、延长母猪使用年限、降低母猪淘汰率。骨骼健康对蛋鸡也非常重要。蛋鸡的产蛋过程就是结构骨消亡的过程。因而,在小母鸡阶段,必须增强骨密度和骨骼强度,才能维持产蛋期骨容量,预防蛋鸡骨骼疾病,延长产蛋期,同时,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2、25-OH-D3和骨骼健康紧密相关25-OH-D3可以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从而提高血液中钙的浓度,促进骨质钙化,影响骨骼生长。从功效来说,25-OH-D3吸收率大于纯VD3,它可以绕过肝脏转化,更快、更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25-OH-D3可以从肠道(小肠上皮细胞间质)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与VD3相比吸收较少受肠道损伤的影响,更为有效地增加血液中25-OH-D3水平;25-OH-D3的效价是VD3的3-5倍,最终表达出的生物活性是VD3的20-40倍。直接补饲25-OH-D3可以极大的改善动物体骨骼健康。3、25-OH-D3对养猪产业的影响25-OH-D3带来的钙增加,显著增强母猪骨密度,完善骨骼结构,提高后备母猪选育率。还可以满足母猪从妊娠到泌乳对钙的较大需求量,避免母猪发生围产期无乳综合征;受胎率更高,产程缩短等。补充25-OH-D3母猪的血浆和母乳中25-OH-D3含量升高,通过妊娠或泌乳过程,最终提高仔猪体内钙含量,可有效增强仔猪免疫力。4、25-OH-D3对种鸡产业的影响种鸡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笼养疲劳综合症、蛋壳质量较差、公鸡精子活力或浓度较差、种胚胎死胚胎情况严重等现象,会表现在种鸡死淘率高、种鸡合格率差、种蛋受精卵低和种蛋孵化率低等方面。通过25-OH-D3在种禽上近十几年的应用发现,通过饲喂25-OH-D3可有效增强种鸡骨骼健康,改善种鸡繁殖性能,帮助饲料生产企业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帮助养殖户增加养殖收益。

韩冉技术经理

《“君臣佐使”之丁酸梭菌》

湖北蓝谷中微生物技术公司

1、丁酸梭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固有的益生菌,且属于优势菌群。广泛存在于土壤、奶酪和天然酸奶中。属于芽孢菌科,梭菌属,有芽孢,孢子卵圆,偏心或次端生,为绝对厌氧型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培养后期可变为阴性菌。2、丁酸梭菌的医学应用(1)直接刺激肠粘膜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2)营养和能量肠粘膜上皮细胞,恢复肠粘膜的形态和功能,促进二糖酶的产生;(3)酸化肠腔,降低结肠腔内PH值,促进有益菌繁殖;(4)抑制致病菌,减少其增殖和产生毒素;(5)促进IgA分泌,增强肠粘膜抗感染能力;(6)抑制炎症因子(IL-2/IL-4/TNF)的表达和核因子NF-kB的活化;(7)抑制5-羟色胺释放,纠正亢奋型肠功能紊乱;3、试验研究: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mg/Kg酪酸梭菌(10亿CFU/g)或mg/Kg氧化锌能够显著降低腹泻率,改善肠黏膜形态,降低肠道通透性,上调紧密连接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弱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的不利影响。

郭世宁教授

《种可饲用天然植物在健康养殖上的应用》

华南农业大学国际中兽医所

影响可饲用天然植物效果的因素有:采集、产地、配伍。1、影响因素采集:可饲用天然植物的有效成分是其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该植(动)物的生长年限、采收季节、时间和收集方法密切相关。如一般来说,金草类、叶类和花类药材多在花期采收,此时植物生长茂盛,充分长成,性味充足,药力雄厚。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或将熟时采收。2、影响可饲用天然植物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地。主要是因为天然的植物,而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人们将具有地区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道地药材”能够保证选用效果。3、影响可饲用天然植物效果的因素还有就是配伍:单味药防治疾病;性能功效相似的同类药物配合应用,性能功效有共性的不同类药物配合应用,以其中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清除相互牵制降低作用或丧失药效。4、可饲用天然植物分类,清热药大概有16种。(1)清热泻火药(2种)知母、淡竹叶;(2)清热凉血药(2种)鲜白茅根、洋槐花;(3)清热燥湿药(2种)杨树花、积雪草;(4)清热解毒药(6种)金银花、金荞麦、鱼腥草、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这些又称中药中的抗生素;(5)清虚热药地骨皮;(6)清热解暑药;(3种)荷叶、酸角、香稥。听课笔记由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刘峰、余淼现场整理,内容未经报告者本人审阅,有所疏漏在所难免,如笔记中有不妥之处请领导、专家多多指正!版权申明:笔记记载,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专家版权。感谢所有讲课专家的精彩分享,感谢会议主办方广西饲料工业协会、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分会。文中图片由广西饲料工业协会提供,特此致谢!







































哪些偏方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jt/11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