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咳嗽的七种方法,一看就懂,别只知道

点击红字:看中医视频

“医生,我吃这个川贝枇杷露,为什么咳嗽越来越重了呢?这不是治咳嗽的药吗?”

“医生,我把所有的止咳药水都吃遍了,为什么还是咳这么多痰?”

这样的话,我经常听到。说起咳嗽,每个人都不陌生,都或多或少吃过止咳化痰药,很多患者以为自己上药店随意买一个止咳化痰的药就能搞定。殊不知,治疗小小的咳嗽,不同的治法体现了不同的智慧。

别看感冒是个小病,如果你能非常有效地熟练地处理,那你就是一个非常有水平中医师了。

咳嗽咳痰是感冒后的常见症状,也是很多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症状,根据产生的不同机理,用不同的治法与药物,这方面中医非常灵活。今天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

所谓咳嗽,其实细分起来,咳与嗽不一样,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临床上,由于咳往往有痰,所以咳嗽并称。大多数情况下,人体的咳嗽咳痰是感染后的一种保护反应。人体的白细胞要清除病毒或病菌而产生炎症,这个时候从血管中有一些渗出的液体,这些液体里既有杀死病毒或细菌,又有人体阵亡的细胞,也有气管或支气管的分泌液,当中含有一些蛋白质或酶等。

如果通俗来说,就是身体在打扫与病原体打仗后的产物。所以咳嗽排痰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反应。中医治疗咳嗽,常见有以下7种方法。

一、解表化痰法

本来一个屋有几千万出口,如果现在只剩一个出口,情况会如何?很显然,那一个出口会非常拥堵。

这种情况跟我们肌肤着凉时的情况很相似。前面,我讲过肺与皮毛相关联,皮肤的每一个汗孔都是肺的出口。受寒时,皮毛的孔就会关上,津液就不能从肌表出来,只剩从气道、鼻咽等一个出口宣发,所以会出现皮肤冷怕风、打喷嚏、鼻塞、流清水、咳嗽咳痰等。

中医中把这种状态称为表症。也就是说外邪尚未进入脏腑,处于人体表层。如果在感冒或支气管炎、肺炎的急性期初起阶段,病人往往有这一类的症状,这个时候治咳痰,要解除肌肤毛孔的闭合状态,叫解表或宣表,才能有效治咳痰。学中医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jt/11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