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癞风的治愈率 http://m.39.net/pf/bdfyy/
具兑佑一家
从韩国到中国,从首尔到沈阳,具兑佑觉得,移居辽宁是他人生中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在沈阳生活的9年时光里,具兑佑一家人听惯了身边的沈阳话,爱上了辽宁的麻辣烫,游过了北陵大帅府,遇到了东北的活雷锋……他们从“歪果仁”变成了“沈阳银”,他们通过自己的视角,见证了沈阳近10年的变化与发展。
感慨:来辽宁是一生中最正确决定在沈阳西塔一条小巷子里,具兑佑经营的小店“长兴宝膳”被鳞次栉比的店铺包围着,显得朴素而亲切。走进小店,桌椅摆设似乎更像一家接地气的东北餐馆,只有最里面的一间榻榻米包间充满了韩国气息。一幅放大了N倍的《辽沈晚报》挂在墙上,这是多年前对这家小店“生菜包肉”的报道。店里人不多,穿着T恤正在洗餐具的具兑佑转过身来,露出憨厚的笑容。倒上醇香的大麦茶,具兑佑用汉语唠起了过去的9年。
媒体报道一直挂在饭店墙上
实际上,具兑佑与中国结缘已不仅仅9年。在移居沈阳之前,他曾在北大学习了两年的汉语,妻子吴星光则是在辽大学习的汉语,两人对汉语和中国文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之后,两人从韩国大学毕业,具兑佑进入韩国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但是很快他觉得这份工作“没有前景”。当时具兑佑的岳母在沈阳西塔经营了一家饭店,由于在韩国还有多个连锁店,精力有限,于是具兑佑与妻子商议后决定,来沈阳接手岳母的这家饭店“长兴宝膳”。
“其实我们当时作出这个决定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希望孩子到中国后能更好地学习汉语。因为近些年中国的发展非常快,以前韩国的孩子都是学习英语,但是现在韩国的孩子都在学汉语,把汉语的学习放在了首位。”具兑佑说。
年5月份,32岁的具兑佑带着妻儿来到了沈阳,当时两个孩子一个3岁、一个只有6个月大。现在,两个孩子都在浑南一所小学的国际部上学。学校平时开设了游泳课、轮滑课等很多兴趣课程,学习氛围很轻松,两个孩子快乐地成长着。最让具兑佑高兴的是,经过9年的生活与学习,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成了精通汉语的“小沈阳”,尤其是二宝的汉语比韩国话说得还要好,这让韩国的亲朋好友们非常羡慕。具兑佑说:“这些年我越来越感觉到,来辽宁是我一生中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感受:这十年沈阳越来越漂亮了刚来沈阳的时候,具兑佑压力很大,因为他从来没干过餐饮,好在他的汉语相当不错,与顾客和本地人的沟通基本没有问题。经过3个月的努力,具兑佑开始独立经营这家饭店。几年来,店里的生意一直不错,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如今这家店已经有15年的历史,成了西塔地区屈指可数的“老字号”。
这其间,受大环境的影响也经历了一些低谷,还好所有的困难都挺了过来。“辽宁在我心中一直是个消费大省。在沈阳,道路上总能看到好车,很多人都穿着名牌服装,拿着名牌包,消费能力还是很强的。今年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收入少了一些,但是近期已经开始明显好转了。所以我对这里还是充满了信心。”具兑佑说。
具兑佑在为客人服务
具兑佑觉得,近10年沈阳的变化非常大。“刚来这里的时候城市的卫生状况不够好,现在街道变得干净了,一些老楼也翻新了,整个城市都变得更漂亮了,人们的文明程度也提高了。另外,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也提高了,以前办一件事可能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只需要跑一趟,很快就办妥了,而且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非常好,很亲切。”
具兑佑打算未来一直在中国生活下去,因为他和家人已经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孩子们去哪里上大学,到哪里工作,由他们自己定吧,但是我和妻子决定就在这里扎根了。”具兑佑说。
感动:在辽宁遇到很多活雷锋9年的生活,让具兑佑一家变成了“真正”的沈阳人。他们喜欢吃这里的锅包肉、麻辣烫、韭菜馅饺子,也喜欢撸串,但是受不了沈阳的“老雪”,因为“劲儿”大;他们去过北陵、故宫、大帅府,迷上了这里的历史文化;他们在沈阳过元旦、春节和中秋,这里的年节气氛和故乡一样;他们游览过大连、盘锦和辽阳,吃过红海滩的河蟹,泡过弓长岭的温泉……还有,他们喜欢辽宁人的热情和善良,有很多生活点滴曾让具兑佑一家人感受到了温暖。
一次具兑佑因为对路况不熟,驾车时违规了。一位交警立即上前询问,这让具兑佑非常紧张。得知具兑佑是来沈阳不久的韩国人,迷了路,这位交警骑上摩托车,主动带路,一直将具兑佑送达目的地才离去。看着这位交警远去的背影,具兑佑从此对交警和沈阳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还有一次在浑南区,不巧车胎扎了,具兑佑四处找不到修车点十分着急。这时,一位素不相识的路人上前帮他更换了备胎,然后名字也没留就离开了。具兑佑虽然不知道雷锋是谁,可幸运的他总是能遇到辽宁的活雷锋。
具兑佑和他的饭店
采访结束时,具兑佑将家人的合影拿给记者看。一家四口人在镜头面前笑得那么甜蜜,就像具兑佑最喜欢听的一首中国歌曲里唱的:“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供图:具兑佑编辑:徐博彦责编:景雪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