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心理呼唤”一起玩耍
年龄焦虑如何侵占了我们的生活?
解读关系误区
提升你的幸福力
芒来小姐
三点一弯钩主笔团
今天不谈热点,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从多少岁开始为未来感到焦虑?
有人说18岁,不知道怎么填高考志愿的时候;
有人说26岁,发现第一根白头发的时候;
有人说31岁,看见镜子里的自己长出鱼尾纹的时候……
随着年纪增长,“焦虑”从心头一惊,变得如影随形。不知何时起,我们不再渴望长大,开始祈祷身体不要浮现出岁月的痕迹。
综艺《听姐说》里,傅首尔直言“以白瘦幼为标准太可笑了,简直是PUA”。
随便点开一个美妆APP,都能看到“好女人白到发光”“女人不能长皱纹”“美女都用XXX”……
我们追捧,但我们真的喜欢吗?贩卖焦虑的文案层出不穷,挤压着思考自我主见的自由。
社会快速变革的今天,生于内卷、活于焦虑、苦于年纪,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常态。
10岁烦恼着提高考试成绩;
20岁愁着如何脱单;
30岁为买房结婚生子东奔西跑;
40岁拼尽全力鸡娃;
50岁好不容易退休,又开始催着孩子要孙子……
大街上随便抓个人,问一句:你这个年纪的人焦虑吗?
无论男女老幼,似乎都会得到肯定回答。
可是,我们到底为什么焦虑呢?
时间沉淀了经验,也堆积了混乱。
年龄焦虑,最初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无序”。
人体有一个心理生物钟,它提醒我们:到哪个人生阶段,做哪件事。
走快一步,走慢一步,都会出乱子。
然而大行其道的当代社会,我们再也无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该玩耍的时候上补习班,该吃早饭的时候赶公交,该睡觉的时候熬夜加班。
混乱是一切罪恶的源头,它让我们的心理生物钟被无止境透支。
51岁退休阿姨,觉得世道变了。
关节开始吱嘎作响,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自由自在的行走,好不容易独自出趟远门,听到最多的话是“阿姨,买保健品吗?”
是的,她已经是阿姨。不久之后,将会变成“奶奶”,时间的车轮飞速往前,不顾她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医院做个检查,又不敢给孩子添麻烦,只能习惯和孤独作伴。
快要迈进60大关,一想到正在到来的衰老,和即将到来的死亡,她感到一股模模糊糊的绝望。
43岁朋友生完二胎,时常心里发慌。
她完成了人生大事:结婚生子拼二胎,再也没有人催她做什么了,人生不再有变化,也没有人在乎她了。
职场更新换代太快,她拼不过年轻人,只能守着中层职位不变,每天看着女孩子充满胶原蛋白的脸蛋,她感到一股难以抑制的嫉妒。
她也有过青春,可那已经很遥远了,一想到未来的每一天都会比现在更糟,就整宿整宿睡不着觉。
为了不让自己被时代抛弃,鸡娃是常态。
鸡娃背后的焦虑,只有她自己知道。
36岁的朋友焦虑,孩子刚上幼儿园,她就感到自己已经“老了”。
她愁着嘴角的法令纹,想买更好的护肤品、做个微整形,但老公死活不同意,说浪费钱。
27岁的朋友焦虑,她青春年少,有大把好时光,可她根本没时间悠哉悠哉。
未来5年,她需要完成涨薪、交男朋友、买房、买车、装修、结婚、度蜜月、生孩子、坐月子……等一系列事情。
要做的事情太多,外界变化又太大,好不容易找到工作,房价又涨了,行动远远赶不上规划。
混乱的毒蛇蚕食了生活,它让10岁孩子犯着20岁的愁,20岁年轻人犯着30岁的愁,即便不情愿,焦虑也像浪潮一样,推我们往前走。
如同莫比斯环,首尾相连,找不到解决办法,也无力突围。
“年龄焦虑”只是害怕衰老,这是一种误解。
女明星张萌说:衰老并不可怕,我快40了,对我来说,这就是第二个20岁。
我们怕皱纹,怕疾病,怕淘汰,但这些都有办法解决。
我们真正害怕的,是年龄带来的孤独。
本该岁月静好的年纪,身边的人都在对你说:
女人过了30就不值钱了,还不抓紧时间?
多大了还追梦,可不可笑?
一把年纪装什么嫩啊,阿姨。
同龄人都年薪百万了,你呢?
看别人,二胎都有了,真替你感到着急!
这些声音就像利剑一样,让我们原本的自信摇摇欲醉。挖心挠肺的格格不入感,又滋生出被时代丢弃的巨大恐惧。
这是个无序的时代,我们却要为它的混乱买单。
害怕脱轨、害怕出错、害怕被人审判,焦虑裹挟之下,没有人能逃过内卷的抉择。
也产生一个疑问:如果不被现实和年龄裹挟,遵从本心,我能活成什么样子?
中国第一位女副舰长韦慧晓,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答案。
她考上名牌大学,拿到百万年薪,突然离职考研,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
读了两年书,休学去西藏支教,然后参加环球洲际小姐大赛,荣获中国特区赛区十佳称号。
又过了两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点燃对军人生涯的热爱,以博士应届生身份参军。
此时,韦慧晓已经34岁。
参军第一年,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几乎把她累趴下,但她没有退却,还坚定了从军的决心,毛遂自荐加入航母工作队伍。
朋友问她为什么这么“犯傻”,她说:我爱航母,我愿终身嫁给航母!
韦慧晓
年1月,韦慧晓加入辽宁舰队伍,每天加班到凌晨1点,清晨5、6点又去游泳训练。
6年后,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副舰长。
很多人不理解她的抉择,质疑她放弃年薪百万的工作,是不是真的“不感兴趣”?
她回答:
有两种价值观,一种是戴着非常昂贵的表,好显示出来自己身价百倍;
另一种是我这种价值观,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了,所以身价百倍。
笃定而自信,让人拍手称赞。
“无序”是一切焦虑的源头,但解铃还须系铃人。
缓解“无序”后遗症的,必须得是另一种“无序”。
心理生物钟日益混乱,年龄焦虑越堆越多,生活一塌糊涂,“自信”像花瓣一样凋零。
20岁时候的梦,变成一个模糊的影子。心智尚未成熟,肉体却已经老去。
多可悲,我们拼尽全力赶上同龄人,到头来还是活得普通、压抑、不快乐。
反倒是一些同样普通的人,他们为了找回初心,和外界的审判叫板。
别再关心我多少岁了、该做什么事,而是关心我喜欢什么、我适合什么、我渴望什么……
收回迎合社会大流的努力,转到争取幸福感上面。
杨笠在脱口秀中调侃普男“那么普通,那么自信”。
其实,普通且自信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心态。
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都有偏差。
年龄焦虑,源于消极偏差,它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