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具体来看,当前各地在集成电路上的政策多集中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中的制造端,此前中芯国际、上海华虹等加码的多是制造环节产能。但是,当前,各地全产业链布局的动作也明显加多。
在投资机会上,建议 本周以来,化工品走势强劲,文华化工板块指数从12月1日至今,在5个交易日内上涨逾8.5%。周三化工品延续强势,其中郑商所甲醇期货合约强势封上涨停,上涨5.01%或元/吨,报元/吨,期价升至逾两年高位。
首先,限产导致供应受困推动了甲醇上涨。区域性的大规模限产风波波及到华北、河南以及京津唐一带,甲醇市场因此处于缺货状态,现货和期货价格双升。库存方面,本月来甲醇沿海港口库存(不包括浙江)下降明显,其中江苏港口库存34.3万吨,较上周下降5万吨。其次,原油价格回暖带来一定支撑。OPEC减产协议的力度超过市场预期,油价上涨直接刺激下游化工品短期内价格大幅上行。
展望后市,甲醇等化工品仍有较大支撑。首先,雾霾、环保问题导致的限产有望继续发酵;其次,降雪带来西北地区运费增加、运输周期增加等问题;第三,甲醇生产企业还将面临煤炭原料成本抬升等问题。因此,在供给面的多重支撑下,化工品特别是甲醇期现货价格仍有继续上行的空间。 据悉,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韩志峰在12月7日召开的(第十届)固废战略论坛上透露,发改委正在研究设立PPP专项企业债券,从而更好地降低PPP融资成本。他同时表示,目前来看,10亿元以下的PPP项目落地率较高,项目规模适中,有稳定回报且前期条件成熟的PPP项目发展前景可期。
近日中国PPP基金共与全国9省区签订了合作设立省级基金的框架协议,其主要目的是落实国务院工作要求,进一步用好PPP基金,推动项目落地。财政部主导总规模的亿中国PPP基金以股权方式参与示范项目,截止12月份已与内蒙古、吉林、江苏等9个省市签订规模达到亿元基金,投资个项目,总投资额达到5,亿元,增信示范效应显著。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督促中国PPP基金落实政策定位,充分发挥引导撬动作用,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促进PPP项目规范运作,推动我国PPP市场健康发展。总体来看,目前PPP政策基本完善,支持力度较大,上市公司即为行业龙头,相关标的PPP订单料持续爆发式增长,建议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提出,重点区域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京津冀及山东、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以及空气质量排名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受燃煤影响较大的城市要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重点城市实施天然气替代煤炭工程,推进电力替代煤炭,大幅减少冬季散煤使用量,“十三五”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左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5%左右;珠三角区域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左右。
煤炭的主要下游产业包括发电、钢铁、建材、化工等产业,其中发电占了煤炭消耗的半数以上,火力发电的污染物排放也是华北地区冬季雾霾严重的原因之一。在环保的压力下,天然气替代煤炭的进程或将加快。日前,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推进重庆江苏等省市开展天然气体制改革试点,福建已成为第一个价格改革试点省份。
需求方面,天然气消费有望走出低迷。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一路暴跌至50美元以下的低位,天然气价格优势丧失,国内天然气消费增长低迷。然而随着OPEC时隔八年后再次达成减产协议,以及特朗普政府的基建刺激计划等利多因素,国际油价或将迎来拐点,低油价时代已经过去,天然气价格优势将显现。
投资标的可以从两方面选取,一是天然气开采、传输供应企业,如主要供应华北地区城市燃气的百川能源(681)、华东及华中地区的中天能源(674);二是天然气管道设备供应企业,如金洲管道()、久立特材()等。
○调整中 连续杀跌之后,7日,债市略企稳,10年期国债现券成交利率回落至3.10%下方。这一波债市调整异常惨烈,恐慌性下跌、资金相互踩踏的特征明显,根本原因是流动性收紧及预期收紧引发的去杠杆,尤其在前期金融体系杠杆持续放大之后,集中的、连锁的去杠杆造成了债券需求的剧烈萎缩。
目前利率债收益率已整体创出年内新高,互换利率也创出年内新高,且明显高于现券利率,国债期货则跌出年内新低,这或许表明市场情绪已经悲观到了极点。一致悲观预期下,市场容易出现超调,也就可能孕育修正的机会;情绪过于悲观,也意味着存在“预期差”的可能。
当然,谨慎预期下,调整有惯性,目前经济趋稳、政策边际趋紧、年底资金面不稳、特朗普上台带来的不确定性很多,债券市场难觅实质利好,反弹难一蹴而就。但是,站在当前位置上,过度悲观已不必,调整中寻觅机会更可取,部分债券品种已开始显现价值,比如同业存单和高等级短融,调整足、久期短、流动性好,此外,利率互换和期债有过度下跌之嫌,再出现大幅波动,可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劳动力不足日益凸显。而“中国制造”战略的提出,中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智能化转型,伴随着制造业产业升级步伐的逐步加快,国产化智能装备在工业制造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加上国家、地方政府出台的系列政策,中国俨然成了培育机器人产业的一片“热土”。
相关个股:
蓝英装备():公司主要从事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公司打造三大主业:智慧城市、智能装备、系统集成。进入冶金、电力、市政等自动化系统集成领域。
智云股份():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发动机领域成套自动化装备方案解决商,公司成套自动化检测和自动装配稳固国内市场。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内具有核心技术、拥有完整客户解决方案的成套装备供应商。
金自天正(560):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承接自动化工程及技术服务等,可为用户提供系统、先进、定制化、高性价比的工业自动化全面解决方案。
深港通开通后机会再探究蓝筹白马4龙头受追捧
在12月5日深港通开通之手,多数深港通概念股见光死,尤其是最受利好的券商,最近两日的表现可以说是带头杀跌,但是在权重集体回调的弱势行情之下,部分行业的龙头受到了由南向北资金的青睐,如格力电器,在跌停之后,龙虎榜单上发现深股通席位有巨量买入的迹象,同时从周二的反弹上来看也较为强势。这样的个股不一而足,如东方雨虹、海康威视等等,在明显调整的市场下也表现较为强势。这或代表着,在险资举牌受到打压之后,资金的可能流向,毕竟从周二创指代表的中小题材来看,并没有接过补涨和风格转换的旗帜。
遵从这个思路,以及最近几个月以来的蓝筹白马行情而言,我们建议可以持续 据媒体报道,伴随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提速,酝酿近三年时间的油气体制改革方案将于年年底前出台。近三个多月出台的油气改革文件已达八个,直指输配体制改革和第三方准入两大核心,而在福建开启门站价格市场化改革试点,被认为是为年内出炉的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做好铺垫。
油气改革的总体方向可概括为:放开垄断性领域的竞争性业务、实行全产业链的公平准入。从企业层面动作看,管输价改、管网独立、市场准入、价格放开等方面有望成为此次油气改革的重头戏。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会有更多的相关改革政策出台,确保为年内出炉的油气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做好铺垫。随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消除同业竞争等方案措施的出台,这将成为油气改革领域的强催化剂。
相关油改概念股有望受益, 石化油服:中国石化是公司控股股东,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在对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业务板块现有资产、负债进行审计、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重组,同时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参股,实现混合所有制经营,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将根据市场情况而定。
泰山石油:控股股东中国石化是国内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是国内最大的石油产品和主要石化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也是国内第二大原油生产商。
回调牵引市场风口转向白酒等三大防御板块启动
近期A股表现疲弱,已连续三个交易日回落,沪指昨日收盘跌破点关口。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大盘震荡整理态势明显,市场热点已开始转向防御类板块,投资者可以适当 中医药白皮书发布,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万亿产业盛宴
本报讯《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昨日发布,引发社会普遍 昨日,国务院发布我国首个中医药发展状况白皮书——《中国的中医药》,据悉,白皮书从中医药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特点、中国发展中医药的国家政策和主要措施、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我国中医药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
受此利好刺激,昨日中药股集体逆市上涨,表现不俗。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昨日沪深两市可交易的63只中药股中,有40只个股实现上涨,方盛制药()(6.76%)、天目药业(671)(3.61%)、以岭药业()(3.28%)、嘉应制药()(2.80%)、益佰制药(594)(2.57%)、启迪古汉(2.41%)、太龙药业(222)(2.27%)、莱茵生物()(2.22%)、康恩贝(572)(2.04%)等9只个股昨日涨幅均在2%以上。其中,有17只逆市上涨股受到了市场大单资金的青睐,以岭药业(.29万元)、康美药业(518)(.13万元)、益佰制药(.08万元)、通化金马()(1.81万元)、中恒集团(252)(.34万元)等个股昨日大单资金净流入均在0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升以及管理层政策方面的助推,沪深两市中药股已成为在市场上广受认可的白马标的,《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统计显示,从年、年年报以及今年三季报披露数据看,有24家中药上市公司在上述3个报告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实现连续增长,其中,精华制药()(.00%)、必康股份(75.00%)、佛慈制药()(60.00%)、众生药业()(40.00%)、贵州百灵()(40.00%)、太安堂()(40.00%)、以岭药业(35.00%)、奇正藏药()(30.00%)等8家公司均已披露今年年报业绩预告,并均预计将继续实现同比增长。
(股市风险,投资需谨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