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的面对再多前来询问的患者,也要时刻保持笑容 http://www.bdfyy999.com/Photo/zhongketianshi/357.html
《任之堂医道传习录中医随笔》
放生内壮充实自己,心与天地接壤
一直对任之堂主神交已久,但是还没读过他的书,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余浩的《任之堂医道传习录中医随笔》,里面的内容虽然杂碎,不成体系,但是其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菩萨情怀,医理、医道哲思令湖主感动。
医道虽然精神博大,但如果能究其本质,其实就是阴阳而已,虽然,轻巧,但是能掰扯清楚的又有几人?众生往往认假为真,不识阴阳。书中第二篇随笔关于饮酒的随感,就讲述了阴阳之道,酒的阴阳互换之道。“蒸馏的酒,无论度数高低,皆为阳性,发散之象;发酵的酒,皆为阴性,黏腻性温,外感咳嗽,服用容易迁延不愈。”又讲述了其中阴阳二性互相转换的方法,以及酒后不宜同房,因金生水,酒性发散不得很好敛降之故。
对此阴阳之理,发散到生活中取象,受之无穷尽。之后太白访道随笔中讲述余师一行人挖参时的见闻,其中有一句“这棵参等你等了多少年啊”一句,湖主深深触动。万物有情,哪怕是植物,也终究是有情的。是我们等它,还是他们等我,余师挖掘出来,也不会私用,也是广布受之有缘众生,这是他的缘,也是众生的缘。万物对我们有如此的感情,我们又如何能对万物无情呢?
图片来源于pexels
入门篇感悟中又以炉烟观道,以道御术,象数的启迪,很是令人深受感悟。万物中蕴含无数佛理道理,只不过我们看不明白罢了。接着养心山庄那篇随笔中“闹磨豆腐静参禅”,看到这一句话,瞬间炸毛,人生滚滚红尘,谁的人又能清静呢?于不净中寻找清静,是我们一生甚至是无穷世所追寻的方向,所要做的功课。
在讲述任之堂养心山庄修建的前世今生的时候,湖主深受感动。养心山庄的前身就是一片采石场,也没有土壤,硬是这帮有菩萨情怀的人,一车车运土、粪,一次次的填堵,修护,聚集一群仁人志士,最后将贫瘠之地孕育成生命福地。之前看过养心山庄的视频,那种震撼,发人深思。
在忏悔录随笔中,这些患者依次讲述自己的过往、病史,每个人都是人精,都是不幸福的,但是追随光明汇聚一起,点亮更多的世界。虽然那些人可能只是情到深处,忏悔己过,过后又继续之前的人生,但是人生还是需要不断的阴神迁善,人生不仅是一场体验,更是无数次的修行,修心。
在育儿经随笔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婴儿出生之时,身体胎毒未清,肠便黏滞,因而很多婴儿会鼻梁犯青,这时可以喝2-3滴低浓度黄连水清肠。而且人生从苦开始,尝过了苦,以后喝什么、吃什么都觉得甜。很有佛理的一句话,也很有智慧的医道,有缘人得之受用终生。
金荞麦计划随笔中,能够看出余师的苍生大医情怀,说实话,他这种医生,现实生活中,我未见过一人,多是拥名附利之辈。在金荞麦计划中,这种铁脚将军草,旺盛的生命力,实在令我们惭愧。一株小草,尚且用力或者,不断的想要铺满世界,为我们带来生的希望,但不识货的人只能让其腐烂田间,甚至还拒收,弃之如敝履。肺炎时期,感慨如果余师的金荞麦计划早就实现,是不是大家就不会如此这般慌乱。
在国学分享随笔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个亲字,繁体的親字,是有见字旁的,但是现在的人连见都没有见,就说亲,其中又有多少真心实意呢?以前觉得亲字是很温和的字,这样看来,温和之中多少人又藏着多少虚伪呢?
文中提到最多次的应当是放生,放他人生,也放自己生。放生命生,也放心灵生。我们的心灵又蒙上多少尘灰,始终不得解脱。放生不是种形式,更是我们内心本源慈悲的生发,对每个众生慈悲,对每个众生放生,不功利,不形式。让我们的本心回归天地,与天地接壤。之后余师提到的中医村的设想,实在是羡慕不已,一个人的晚年要是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幸福且幸运的事情。
夏令营、冬令营随笔分享,余师从简单的事物入手,引导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象物思维,以外入内,以物证道,在未来的接班人心中深埋道根佛种,循循善诱。以前我的老师总是跟我说记不清楚等于没记,其实不是的,毕竟是留了一颗种子的,等待时机成熟,生根发芽,就能开出生命绚烂之花,播撒种子。
文中余师的很多诗,看似平实,也没有太多的文采,但是点滴之间又话头十足,深意寻味处,无穷道理。
最后以余师一滴水的感慨随笔结尾:“其实我们只是一滴水,美酒、花香与粪臭,和我们没有丝毫关系。水的本质是水,无论落入山泉,还是小溪,无论落入长江,还是黄河,水的本质依旧是水......”
望山湖主支持的都是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