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外媒称韩国醉心于追求中等强国地位

参考消息网8月25日报道澳大利亚东亚论坛近日发表题为《韩国卡在全球野心与地区现实之间》的文章,作者为悉尼大学管理和国际关系系博士生、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地区安全营造项目助理研究员萨拉·张,编译如下:

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在7月底与中国外长王毅会晤时再次为其部署“萨德”系统辩护。王毅回应说,首尔的决定有损两国互信基础。   

▲资料图片:中国外长王毅(右)和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

韩国在追求“负责任的中等强国外交”的努力中取得了显著成功,其被认为是全球舞台上的领导人、协调者和议程设置者。然而,正如中国外长的评论所表明的,首尔在地区外交中并不那么成功。首尔能使其在世界舞台上的中等强国野心与地区现实协调起来吗?

前总统卢泰愚在年6月访问美国期间成为首位接受“中等强国”标签的韩国领导人。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实现的非凡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为它的中等强国身份奠定了基础。作为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韩国在 后崛起,到年韩国已上升至世界第11大经济体。拥有1.4万亿美元GDP的韩国,目前在全球实力排名中与常规认可的中等强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处于一个梯队。

韩国还在某些全球问题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这在前总统李明博任期间或许最明显。在李明博的总统任期内,韩国主办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国际会议,包括年G20峰会,年第4届援助效率高层论坛以及年第二届核安全峰会。

▲韩国前总统李明博

目前的朴槿惠政府继续宣扬韩国为中等强国。年,朴槿惠政府领导成立了MIKTA(由墨西哥、印尼、韩国、土耳其和澳大利亚组成)集团。成立这个“中等强国”集团是为了集体应对全球挑战并成为利益迥异国家之间的桥梁。同一年是韩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第二年任期,在此期间,韩国试图将朝鲜人权问题列入安理会议程——该任务在年底完成了。

但首尔在提高中等强国在全球舞台声誉方面的相对成功在地区层面并不是非常明显。在东北亚,起伏不定的关系使韩国带头并维持合作倡议成为挑战。例如,中日韩三方首脑会议由于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历史分歧被定为每3年举行一次。尽管年三方首脑会议的恢复对朴槿惠的东北亚和平与合作倡议而言是一种积极的迹象,但地区关系仍很难预测。

韩国运作的空间被它面临的安全状态所限制:来自朝鲜的安全威胁,韩美联盟(包括与日本的合作)的必要性和中美竞争。在这种安全环境下,韩国的外交政策决定(比如允许部署“萨德”系统)也对其外交立场和中等强国的身份产生了影响。

▲资料图片:7月21日,在韩国首尔火车站广场,星州郡民众在集会上手持反对部署“萨德”系统的标语。

韩国作为中等强国的能力也未在东南亚发挥作用。韩国和东南亚国家面临着不同的紧迫挑战。前者全神贯注于朝鲜问题,后者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sc/16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