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及答

白癜风早期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41201/4527517.html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材料一“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一直非常注重劳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智慧。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劳动,崇尚劳动。《颜氏家训·涉务篇》中,颜之推尖锐地批判了当时一些士大夫子弟养尊处优、脱离劳动的作风,告诫子孙:“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在颜之推看来,通过农业生产劳动体验农事的艰辛,可使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他在《治家》篇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颜之推熟悉农业生产,他列举了诸多稼穑种植中的农事,意在教导子弟要能守农桑本业,希望自己的儿孙要了解生产劳动。中华民族素以勤劳著称于世。家庭成员辛勤劳作,不好吃懒做,不好逸恶劳,整个家族才会蒸蒸日上。宋代叶梦得教导家人黎明即起,将与生活有关之家务及时料理,切勿怠惰,否则,“今日姑待明日,则费事损业,不觉不知,而家道日耗矣”。清代名臣曾国藩在教育子孙时指出,曾家治家要义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强调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以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他以切身的体验劝勉曾家后辈子女,“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曾国藩认为勤劳与个人生活、家庭兴衰息息相关。清代甘树椿在《甘氏家训》中也说:“兴家之事多途,未有不自勤劳始者也,故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可见,勤则家兴人通,惰则家衰人穷。古人一向认为,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要从孩子小时候做起。清康熙六十年进士王士俊在《闲家编》中说:“教子而不在幼时,可乎?是以朱子《小学》,必先洒扫应对之节。”还明确指出如何洒扫,“以木盘置水,左手持之,右手以竹木之枝,轻洒堂中”,“扫毕,敛尘于箕,出弃他所”,教育子弟从小就要在劳动中养成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的品质。(取材于徐海娇等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人自古重视耕读传家。B.有些士大夫熟悉生产劳动。C.家训都以教导子弟参加劳动为目的。D.劳动是人修养品德的一个重要途径。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颜之推严厉地批评颜氏子孙不事劳作,脱离劳动。B.叶梦得告诫家人如果怠惰拖延,将导致家道衰落。C.曾国藩认为,只要勤劳、谦谨就能成为一代名臣。D.王士俊写《闲家编》主要目的是教子弟如何洒扫。材料二劳动教育在我国形成了优良的传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应该有新的追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学校要注重劳动教育的系统化、课程化,可以开设劳动课程,编写劳动教材。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应根据学段特点,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新时代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形态,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活、改变世界。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要注重“劳动教育+科技”的深度融合,避免劳动教育变成某种生活技能的单纯机械训练,要   我该怎样描述“这里”?此刻,它是离三门峡市区36公里的灵宝市,是灵宝市区往北15公里的王垛村。往前追溯,是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杖化为邓林之地,是“紫气东来”“鸡鸣狗盗”的起源地,是战国秦孝公从魏国手中夺取的崤函……关于“这里”的定义,还可以说出数十、上百种。   人们称“这里”为函谷关,它的名字就是它的身世。东去洛阳、西达西安的故道,所要穿越的崤山至潼关段,几乎都是在山涧峡谷之间,人行此中,如入隧道般不知深险,古称函谷,险隘之意。如此贴切的命名再没改变过。有传说是西周,武王伐纣至于牧野,大胜而归,置关于此,又专设司险管理关塞,也有一说是秦孝公胜战后选择了最险要的这一段来重兵把守。冷兵器时代,金戈铁马的战场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国君与枭雄一争高下、开创与终结一关定论的象征之地。这才有了“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的浪漫诗性与现实抒怀。如同黄河在我抵临之前就已经流淌多年,这座耸立眼前的关楼栉风沐雨,变了颜色,成了时间里的事物。我当然是这样以为的,但人们告诉我这只是上世纪90年代在原址上新建的。现代旅游,将它打扮得阔绰而夺目。所剩无几的原址,风雨历经的原址,只留在了黑白图片中。寻古访古却不可得古的人,会滋生怎样的失落?然而我释然了,风云际会,屡毁屡建,屡建屡毁,是它必然的命运。在这里,即使剩余一片空旷,留下的只有片瓦独木的想象,那也是荡气回肠的。我从广场上穿过,脚步急切,仿佛要超越消失的时间去抢先一步。北邻的黄河,奔流不停,没有人能走到水的前面,又怎能超越时间呢。绕过园区高耸的塑像、飞檐翘角的楼阁、保持年代原貌的屋舍、重点保护的纪念物,我小心翼翼地踩在被熙攘人流踩过的步行道上。移步易景,道道帷幕拉开,却还不是我想要见到的古关遗址。   古代的故事,多是发生在河流、古道,或是边界的关楼。函谷关南接秦岭,北倚黄河,东西或绝涧或高塬,它的迷人之处,也是它的揪心之处,就在于那么多人想通过它、占守它。它是阻滞、关闭,也是畅通、开放。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无论藏在哪个角落,历史的风扑面而来,情绪的力量在历史的托举下,让去往函谷关的路变得跌宕起伏。始于90年代的修建,关楼只是历史的化身,过往痕迹被抹去——直到被一尊黑色石碑身后的函关古道所打开。在古代,那只是一条在沟谷中蜿蜒的土路。有记载说这条曾经崎岖狭窄、蜿蜒相通的路全长15华里,沟壁有50米高,坡度有40至80度,有的地方仅2米宽,仅能容一辆牛车通过。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并非夸张的描述,可以想象它在军事战略上的利害。从遥远的春秋战国就开始了碰撞,直至秦国一统,函谷关扮演着决定胜负的关键角色。西汉贾谊在名篇《过秦论》中议论:“于是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好一个“逡巡而不敢进”!   然而到了公元前年陈胜义军过关交战,刘邦绕关灭秦,项羽使黥布破关,怒而焚关,函谷关又为秦的灭亡画上了一个终结的句号。自此往后,进退之间,是“逐鹿中原”,也是“入主关中”,这八个字里藏着千钧重量和血腥杀戮。再去拨开时间的密叶,沿经“安史之乱”中的桃林大战,闯王李自成激战斩明兵部尚书孙传庭,年冯玉祥北伐驻防,直至年5月中国军队阻挡侵华日军西犯的函关大战,都绕不过此地。太多与函谷关勾连的历史细节需要叙说,铁打的雄关流水的战事,得失均因这里而起。这里,并不只是一座青砖砌起的城楼,还是一条真正通往时间深处的道路。也许它从来都是道路,如同它倚临的黄河,连接的不只是一个个地点,还有可追溯的来处、可前行的去往,它是立体变幻的时空,也是后人想象的原点。   这条看不见的道路,更远的地方,是远方,也是远去。   从古道上走过太多的出关者,有一人不能不提。公元前年农历七月的一天,函谷关令尹喜清晨起床,看到了东方的紫气,知有异人来。他等来了八十高龄的老者——东周守藏史老子。这位又名李耳的老人骑着青牛,被他的崇拜者热情地挽留下来著书立说,从而有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也许连函谷关也没想到,在经历那万千厮杀争夺之后,被封堵在深井里的血液依旧如岩浆般汩汩流动,为它加持的正是这位眉宽耳阔、目如深渊的老人。一块精致的黄河石被供奉在纪念祠屋的一侧,万千来客的手掌在石头上抚摸而留下了一层光泽。已无人探究石头的年代和书桌的真假,只为老子完成著述出关后的“莫知其所终”而好奇与叹惋。   叹惋那散落时光里的,与一个人、一座关、一条河有关的秘密。谁能说,任何普通渺小的生命,不会因这片黄河流经的土地而变得不凡?   黄河在北,隆起的土塬隔阻了函谷关的视线,静寂中水声传来。古关与长河,都把各自印烙在对方的骨骼之上。这条大河,微微发出的声响,都是振聋发聩的轰鸣。在抵达函谷关的短暂时光里,我能亲密地感应到从四面八方汇集而至的那些水声。流水声里,有风貌之变,也有愿景之欢,桩桩美好落色为图——筑坝建库后的水波清粼,生态改良后的天鹅栖息,挣脱贫困后的喜乐安宁……中原大地上的万千气象、幕幕大戏皆可沿着这条大河被我们遇见。   河流之上的备忘与注脚,被时光拍打的浪花卷起。众生命运千差万别,然而与之有关的黄河故事到处流传。(取材于沈念的同名文章,有删改)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座耸立眼前的关楼栉风沐雨栉风沐雨:历经沧桑,见证风雨B.移步易景,道道帷幕拉开移步易景:脚步移动,景物变换C.让去往函谷关的道路变得跌宕起伏跌宕起伏:高低不平,坑坑洼洼D.都是振聋发聩的轰鸣振聋发聩:声响微微,震撼人心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三段说“关于‘这里’的定义,还可以说出数十、上百种”,这是因为函谷关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丰厚。B.作为一个“寻古访古却不可得古的人”,作者虽然感到非常失落,但还是释然了,并由此生发出更深刻的感悟。C.老子过函谷关著《道德经》的故事,为函谷关增添了文化色彩,展现了函谷关作为军事要塞之外的文化价值。D.“已无人探究石头的年代和书桌的真假”,体现出作者对游客们只是好奇于老子的经历而不关心历史真相的伤感。20.作者为什么说“在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历史的追溯”?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5分)21.本文着重写函谷关,为什么要在结尾处描写黄河?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22.语言基础运用(5分)电视剧《山海情》刻画了许多为脱贫而努力工作的年轻人形象,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剧中的村支书就是一位农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年轻人参与扶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轻人扶贫,其实更是一次知识与文化的“洗礼”。沿着扶贫的道路,通过青年群体集体“返乡”,使厚重的中国乡土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流动性,可能从未如此之高,这要感谢“信息洪流”与“观念水位”带给贫困地区的巨大影响,更要感谢青年群体对乡村充满感情的注视。(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年轻人参与扶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轻人扶贫,其实更是一次知识与文化的“洗礼”。①让新的理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需求信息像潮水一般涌进贫困地区②打开了阻碍城市与乡村流动性最关键的“闸门”③更多的还是他们的年轻、朝气与锐气④他们给贫困地区带来的除了一些硬性的政策支持之外A.②①④③B.④③②①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23.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校园读书节”邀请你给高一刚入校的同学推荐一本书,请从下列五本书中选择一本,说明推荐理由。要求:选取感触最深的一点来写,不超过字。《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2)请以“有这样一个镜头:”为开篇,写一段文字,描绘一个认真读书学习的镜头。要求:有细节描写,不超过字。(3)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请你为陶渊明、杜甫、苏轼其中一人,写一副对联。要求:内容能体现诗人特点,不少于14个字。24.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不少于字。(1)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一个‘真’字见精神”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历史在推进的过程中,社会在发展的进程中,人生在追求进步的道路上,可能都会遇到某个“关键时刻”。请以“关键时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参考答案.3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3分)C2.(3分)B3.(3分)C4.(3分)A5.(6分)答案要点(每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家庭方面:要重视劳动、崇尚劳动,培养勤劳的品质,要从小培养子女良好的劳动习惯。学校方面:要让劳动教育系统化、课程化,注重劳动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社会方面:各种社会力量要支持学生劳动教育。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一)(共20分)6.(3分)D7.(3分)B8.(3分)A9.(3分)C10.(2分)依然能被称赞有能力,流传至今。11.(6分)(地方1分;庭堂2分;人物3分)答案要点:地方:岭南幅员辽阔,管辖的海外属国众多,极言岭南土地之广、声势之大。(1分)庭堂:新修的飨军堂规模扩大,房屋加多,体制完备,符合礼仪,增加水道与植被,使人游目纵声,突显其大气。(2分)人物:扶风公兼任岭南两使之职,权责重大(1分);扶风公犒赏军队,旌旗招展,锣鼓喧天,接待中外宾客,珍馐佳肴毫不吝啬地让士卒享用,突显扶风公的胸襟与气度的阔大。(2分)(二)(共6分)12.(6分)答案要点:(1)孔子面对子张问“达”,通过诱导,先让子张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用“闻”与“达”一对概念的辨析,来告诉弟子何谓真正的“达”。(2)孔子面对颜回问仁,先正面告诉其仁之“纲”,通过反问的方式,启发诱导弟子进一步发问,从而从反面张目,在一问一答中让弟子理解仁的内涵。(3)孔子既询问关心孔鲤的学诗和学礼,也言明学诗和学礼的重要性,从而让孔鲤受到启发,接受教育。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一)(共12分)13.(3分)D14.(3分)C15.(6分)答案要点:第一首诗借大鹏抒怀。大鹏借海运之机,乘风而起,雄视万方,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第二首借白鸥抒怀。白鸥鸣叫沧江,嬉戏海滩,逍遥自在,表达了诗人忘却机心(洗涤心灵)的思想情感。(联系诗句分析2分,表达思想情感1分)(二)(共13分)16.(8分)(1)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每句1分;有错别字或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17.(5分)观点2分,联系情节分析3分。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18.(3分)C19.(3分)D20.(5分)答案要点:(1)函谷关位置险要,历史悠久,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发生。(1分)(2)函谷关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扮演关键角色),函谷关因此而变得不凡。(2分)(3)表现了作者对函谷关历史价值的肯定,对其深厚历史底蕴的赞美。(2分)21.(5分)答案要点:(1)函谷关北倚黄河,是黄河走向转变的节点,和黄河密不可分。(1分)(2)结尾写黄河水声,表现中原大地如今的美好风貌,函谷关与黄河一起见证了历史变化与发展。(2分)(3)首尾呼应照应题目,突出函谷关处在中原大地之上,是黄河故事(文化)的一部分。(2分)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22.(5分)(1)(3分)A(2)(2分)删除“通过”或“使”23.(10分)略。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以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24.(50分)略。议论文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一类卷(42—50分)符合题意、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二类卷(33—41分)符合题意、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实、论证合理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7分以上。三类卷(25—32分)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论据较充实、论证基本合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四类卷(24—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说明:作文没有题目,扣2分。记叙文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一类卷(42—50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想象丰富合理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二类卷(33—41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想象合理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7分以上。三类卷(25—32分)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想象较合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四类卷(24—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唐朝的制度,岭南划分为五个府,府部以下又有数十个州。这里大小的军务、指挥号令的发出,都听命于节度使。岭南的外海有很多蛮夷之地,经由流求、诃陵,往西可以抵达大夏、康居,被大海环围的小国数以百计,都由押蕃舶使管辖。岭南之内幅员万里,(由节度使)来管理官吏和军队,让他们服从命令;岭南之外管辖的领属地纵横万里,(由押蕃舶使)来翻译沟通,互赠宝物,管理每年的贡品。(主管的官员)同时担任(节度使和押蕃舶使)这两个重要官职,来治理广州,那么外交与军事事宜,应该没有比这个职位更责任重大的了。并且外交上有举行招待宴飨的盛会,礼乐相加,来与边远之邦融合交往之事;军队里有犒赏将士,慰劳凯旋之师,以求团结一心之事。在此处治所下,建筑的规制,不能与其他地方一样,一定要栋梁高大结实,庭院平坦,门户高大,这样在上可以用于宴请宾客,在下可以用于犒劳军士。现今御史大夫扶风公巡查广州,并且兼任节度使和押蕃舶使,增强德治从而招徕远方蛮夷,彰显威势从而整饬军政。举办盛大的宴会配合礼乐,取其盛大饱满之势。最初在辖区的西北角建造了庭堂,堂中的位次,扶风公面向北,宾客们面向南,演奏音乐的人在西边,能看到泉水池塘在东边。房屋内部低矮逼仄,堂下四周的廊屋非常粗陋矮小,(举行筵宴)时间还未到午后,强烈的阳光就会直射刺眼,(让人)汗流浃背、头晕目眩,连宴会的礼仪都无法完成。因此所有大型宴会、大规模犒赏军队,只能暂且到外面的军营里举行,与宴会的礼仪不相称。扶风公于是就更改旧制,在南面建造新的飨军堂,横宽八间,纵深十间,参加宴会的宾客的位置,变成了在东侧依次排列,西面也同样排列着。再过去是更衣厅、膳食室,建筑一列排开(使人)视野开阔,对称的亭阁可以扩大乐声,极目远望,没有人能追忆起(这里)以前的窘况。旧的泉水和池塘,重新疏浚,增加了植被,(在这里)悠闲休息,仿佛在深林幽壑之中。若问工匠是哪里来的,是军队供给的;若问劳役是哪里来的,是从蛮夷中征召的;若问建材是哪里来的,是从废弃的屋舍搬过来的。有时补运来缺少的(巨大)木料,(是)在深山砍伐、从海路运来的,农人商贾都(情不自禁)放下手里的工作,抬头仰望。(新飨军堂)是十月甲子日最终建成的,扶风公下令在新堂犒赏军队。将帅大旗,旌幡旗帜,龙虎符节,都装饰在堂下。军队的大鼓、铎、铙等乐器在宴会上演奏。扶风公和监军使,恭请上宾,延请僚属,将校士卒,都按位次列于堂上。穿着草裙和毛毡衣物的各族人士,风貌淳朴地坐在席上,有千人以上。飞禽走兽、游鱼海鳌,都让将士们尽情享用。各王朝的舞蹈,各个国家的乐伎,吹打弹唱的乐器的声音,飞跃腾空变化万端的杂技表演,在庭堂的远近都能欣赏到。乐毕礼成,(宾客)依次向主人祝贺,都说:“这个地方管辖面积很大,扶风公一人管理岭南五府,不是现有飨军堂的这种规制不能使各种物件完备,不是扶风公这样的品德不能容下众人。(新堂)比过去的广阔,从今日开始,久安之策有人谋划,以昭示外邦,古代的文治武功,在这里还需要添加什么呢!”华元是有名的大夫,杀羊的时候,驾战车的驭手却没有得到;霍去病是一代名将,宴席上有剩余的食物,他的士兵却面露饥色。(他们这样)还是能被称赞有才能,流传至今。何况扶风公有如此胸怀,他的为政之道理当不废,众人希望把他的功绩刻在石碑上,用来在后世的祭祀中永远展示。于是把他的功绩告诉我,并请我写碑文。我推让未果,就写下了刻在这个石碑上的碑文。

《红楼梦》判词解读之三(高考热点)

《红楼梦》判词解读之一(高考热点)

《红楼梦》判词解读之二(高考热点)

北京市近十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年)

功夫在平时:年新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60篇)

如何写好高中记叙文?(图说)

如何写好高中议论文?(图说)

文言文阅读、《论语》考法及解法

高中《红楼梦》理解分析专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高中《论语》理解分析专题练习及参考答案

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考试时间安排近三年一模试题下载

北京市丰台区届高三一模优秀议论文作文

北京市丰台区届高三一模优秀记叙文作文

转发是最好的点赞;点个“在看”,让更多的人看见

扫一扫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sc/16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