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婧傅首尔对撕,关白莲婊和弱者婊

图片不涉及当事人

有人说,最懂男人的人不是女人,而是男人,男人那些小心思可以瞒过女人,却瞒不过男人。反之,最懂女人的人也不可能是男人,只有女人才能看穿女人的伪装,轻轻松松便能揪出女人那点小心思。

与女人不同的是,男人们即使看穿其他男人的心思,他们也不会明目张胆地表态,更不会当众去揭破,甚至懒得去总结,所以很少看到男人给自己的同类贴标签。而女人在这方面则显得毫不留情,不仅标签总结得到位,而且贴得迅速,二话不说就“啪啪”先把标签给人甩脸上去了,有句话叫“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说得真是一点没错。

女人专为女人总结出来的标签,涵盖面广,基本上把那些别有用心之人的遮羞布揭了个遍。

有的人,明明想争好处,争男人,争各种想要或者不想要的东西,却偏要做出与世无争的样子,清高得不行,实际上,暗自下手快准狠,却从不放在明面上,这种人心眼颇多,动作颇多,而且因其伪装技能高超,极具欺骗性,不仅能骗男人,连一些涉世未深的女人也会上当。这样的人,总是一副受尽委屈、楚楚可怜的弱者模样,单是这副可怜样就已经让人同情怜惜了,偏偏又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恰似一朵水中摇曳的白莲花。

人们历来喜欢歌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却忘了它本身根植于淤泥之中,所有养分供给全来自于淤泥,却非要去捧一捧莲花的洁身自好,踩一踩淤泥的肮脏下流,真是虚伪至极。

这样的人,其实身上已经“荣获”了两个标签——“弱者婊”和“白莲婊”。这种人是众多标签人中最会借势的人,一手以退为进的好策略玩得炉火纯青,她们只需要自揭伤口,然后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点委屈无辜情绪,再装出一副忍让模样,瞬间就能惹来别人的同情心与爱怜心。

最近,《奇葩说》中的两位成员在录制节目前,因为化妆起了争执并发生了肢体冲突。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往小了说,无非就是同事间起了点冲突,起冲突的原因也只是因为化妆这种小事,大家同事一场,退一步海阔天空,既然双方都动了手,那就互相道个歉也就完了,毕竟以后还要在一家公司做事,还要朝夕相处,可以给彼此都留点余地。

往大了说,就是职场纷争,再加上两人都是公众人物,我们都知道,但凡是有点名气的人,只要发生一丁点事,就能立马引发不明真相的人围观,议论,争执甚至是展开骂战。所以,往大了说,这种职场互殴的事件也没必要闹大,闹大了对双方都没好处,对公司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发展平台,《奇葩说》这个节目不就因此受到了抨击吗?

再说,职场互殴事件毕竟是不好的现象,是一种社会负能量,这种东西本来就不应该在社会上传播,这些东西只会诱发人们心底的戾气,引发更多冲突,它无法成为指导人们解决职场纠纷的正面例子。

这样说,并不是意味着肮脏丑恶的东西就一定不能向世人展示,也不是说要欲盖弥彰,故作风平浪静,只是说,在向世人展示不好的现象时,应该用正确的方法来表现。

比如董婧和傅首尔的这场冲突,一开始就不应该放在网络上宣泄。董婧若是觉得自己真受了欺负,受到不公正对待,并且私下解决不了,更没法和平解决,那就搜集证据找律师啊。既然同事一场所积累的感情如此脆弱,没法从感情上来解决,那就理智一点,用法律来维护自己。

可是众所皆知,董婧偏偏选择了最坏的方式去解决这场冲突,她直接通过网络把自己的委屈,不满向众人进行展示。在没有出示任何证据的前提下,激起了很多人的保护欲,也有人自以为这是“正义”,由此引发了一场针对傅首尔的网络暴力。即使是对方真的有错,也不应该用网络暴力的形式去解决,去出气,更何况真相到底如何,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我没有说谁是“白莲婊”,也没说谁是“弱者婊”,我只能说,“白莲婊”和“弱者婊”的方式不适合拿去解决问题,化解冲突,它们只会不断煽动、放大众人的戾气,最终导致两败俱伤,至死不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sc/18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