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本草第期穿山龙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一起发现本草的奥秘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
药材基源本文所指穿山龙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或柴黄姜的去皮干燥根茎。穿山龙又名穿龙骨、穿地龙(《东北药用植物志》),山常山(《山东中药》),穿山骨(《中国药用植物图鉴》),火藤根(《陕西中草药》),黄姜、土山薯(《中国经济植物志》),野山药、地龙骨、金刚骨(《河北中药手册》)。
注意:同样有“穿山龙”之称的中药还有“石松科石松属植物石松(《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南蛇藤的茎藤(《泉州本草》);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蜀葵叶薯蓣的根茎(《云南经济植物》);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大芽南蛇藤的根或茎(《福建药物志》)等,需区别应用。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
穿龙薯蓣
多年生缠绕藤本,长达5m,根茎横生,圆柱形,木质,多分枝,栓皮层显著剥离。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长于海拔-m的山坡、林边、河谷两侧或灌木丛中,山脊路旁、沟边。分面于华北、东北、西北(新疆除外)、华东、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
柴黄姜
柴黄姜与穿龙薯蓣十分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植株较粗壮;根茎没有剥落的栓皮;叶片有较多小刺毛。生于海拔-m的河谷灌丛和稀疏杂木林下及林缘。分布于陕西秦岭以南甘肃南部、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柴黄姜
★国医大师朱良春擅用“穿山龙”治疗各种风湿类疾病。据朱老在《治疗风湿病的三味主药的使用经验》中所言,穿山龙可能是在《本草纲目拾遗》(年)之后始发现而在民间流传使用的,而有文献记载则是近30年的事。朱老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脊炎、狼疮、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顽症痼疾时,多用50克穿山龙为主药。朱老认为,穿山龙扶正气、祛风湿、通血脉、蠲痹着的功效显著,有调节免疫功能,缓解上诉病情的作用。因其性平,所以不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是一味标本同治的好药。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
穿山龙的现代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报道表明,穿山龙还具有以下作用:
1.镇咳、祛痰、平喘。
2.抗炎镇痛。
3.改善冠脉循环,降低动脉血压,尤其适用于轻、中度动脉粥样硬化。显著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3.提高免疫功能。
4.穿山龙煎剂有明显抗流感病毒作用。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
药性及功用主治药性:苦平。归肝、肺经。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苦。
●《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温。
●《陕西中草药》:有小毒。
●《青岛中草药手册》:入肝、脾经。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咳。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风湿热,胸痹心痛,腹痛,慢性气管炎,跌打损伤,劳损,疟疾,痈肿,冻疮。
●《东北药用植物志》:舒筋活血,治腰腿疼痛,筋骨麻木。
●《山东中药》:治风寒湿痹。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主治扭挫伤,闪腰岔气。
●《陕西中草药》祛风湿,消食利水,祛痰截疟,消肿止痛。主治咳嗽,消化不良,疟疾,跌打损伤,痈肿恶疮。
●《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主治过敏性紫癜。
●《浙江药用植物志》:主治劳伤乏力。
●《青岛中草药手册》:治腹痛,冻疮。
●《湖北中草药志》:用于牙周疼痛,风湿热。
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的果实
复方选录治风湿腰腿疼痛,筋骨麻木:穿山龙30g,淫羊藿、土茯苓、骨碎补各9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治大骨节病,腰腿疼痛:穿山龙60g,白酒g,浸泡7日。每服30g,每日2次。(《河北中药手册》)
治疟疾:火藤根9g,青蛙七、野棉花各6g。发病前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治过敏性紫癜:穿山龙30g,大枣10枚,枸杞子15g。水煎服。(《陕甘宁肯青中草药选》)
治痈肿恶疮:鲜火藤根适量,加等量苎麻根,捣烂敷患处。(《陕西中草药》)
郭某,男,57岁,农民。于年1月7日初诊。
确诊痛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已多年。双手十指变形,左手小指有痛风结石,全身关节酸痛,近日足趾突发红肿热痛,故来就诊。纳可,便调,舌红绛、苔黄浊,脉弦,此浊瘀阻络,有化热伤阴之征,治宜泄化浊瘀,养阴清热,通络定痛。
处方:
1.青风藤、土茯苓、泽兰、泽泻、豨莶草、炒元胡各30克,生地20克,没药、赤白芍各15克,炙蜂房、炙地鳖虫各10克。14剂。
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3.益肾蠲痹丸4克×42包,每服4克,每日3次,饭后服。
二诊(年2月8日):既往曾用激素未相告,用中药后擅自将强的松每日4片突然停服,故痛反剧,肿不消,口干、痰多,二便正常,苔中白腻,舌红,脉弦。前法损益。
处方:
1.穿山龙50克,土茯苓、豨莶草、青风藤、泽兰、泽泻、金荞麦、炒元胡各30克,徐长卿、没药、地龙、赤芍、炙僵蚕各15克,皂刺、地鳖虫、当归各10克,甘草6克。14剂。
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3.益肾蠲痹丸4克×42包,每服4克,每日3次,饭后服。
三诊(年3月14日):药后肿痛缓解,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激素已撤除,原法出入。
处方:
1.穿山龙50克,鸡血藤、土茯苓、威灵仙、金荞麦各30克,徐长卿15克,制川乌、乌梢蛇、炙蜂房、地鳖虫、广地龙、炙僵蚕、全当归各10克,凤凰衣8克。30剂。
2.痛风冲剂9包×4袋,每服1包,每日3次,饭后服。
3.益肾蠲痹丸4克×42包,每服4克,每日3次,饭后服。随访已趋缓解,嘱忌食含嘌呤类食物如各种豆类、海鱼、动物内脏、菠菜等及酒,多饮水,仍每日服益肾蠲痹丸2包,以期巩固。
温馨提示:中药用药需辨证,本文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具体用药请咨询当地专业中医师。
版权说明:本文部份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字编辑排版为“发现本草“原创,部份专业知识引用自《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等专业书籍。欢迎转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