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优惠政策 http://pf.39.net/bdfyy/bdfzg/171021/5779523.html
江举谦教授。
江举谦(年8月9日~年1月14日),字景福,号梧轩,又号澄庐,出生于福建省连城县庙前镇庙前村农家。五岁入私塾,习“四书”,多能熟读背诵,八岁随诸兄到广东潮州,就读于金山小学、金山中学。年7月毕业于金山中学高中部,即回家乡崇儒小学(今庙前中小)任教。不久,他又到朋口小学任教,曾任训育主任、校长,到年7月。此时,厦门大学已内迁长汀,他便报考厦门大学中文系,至年7月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
少年时期的江举谦(后排站立者),当时就读于潮州金山中学。
此照为江举谦教授(左二)年元旦于潮州金山中学就读时与同学的合影。
江举谦先生立志于教育事业,在厦门大学主修中文专业时就兼修教育专业,并在长汀中学兼课。厦大毕业后,先后于省立连城师范(长汀师范前身)、省立高工、连南中学任教员,主任、校长。年8月赴台湾从事教育工作,先后于台中女子中学,高雄国立中学,新竹省立中学任国文教员,历时8年。年秋,应聘为东海大学中文系讲师,年晋升为副教授,年晋升为教授,年始兼任中国文学系主任,年兼任台湾人文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年兼任台湾中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年选为斐多菲荣誉学会会员,年兼任台湾文学院院长,年秋始专任台湾文学院院长,至年退休。期间,年—年兼任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特约讲座,年—年兼任台中静宜学院中文系特约讲座。年应韩国汉城国民大学礼聘,担任汉文字学特别讲座,前往汉城讲学。
江举谦教授曾工作过的台湾东海大学。
此照为与夫人杨淑惠在韩国汉城(现称首尔)的“俗离山”寺留影。
江举谦教授年被美国马克维斯图书公司选入世界名人录,评定为“在本身工作及研究范围内有特殊成就,且因之改善当代社会”而列名于世界文学学术人士之列。
江举谦教授的一生,从小学教员、中学教员,至大学教授,经历教学工作之全程,由中小学主任、校长至大学的系主任、所长、学院院长,经历教育行政职务之全面,实为难得。他退休后,仍继续兼任校内外数门课程的教学,每周不少于12教时,直至病卧床榻。这种热心于教育事业的精神,难能可贵。他为海峡两岸培育了许多优秀人才,连城、长汀、上杭、永定不少中小学教师也是他的学生,项南就是江教授在朋口小学任教时的学生,台湾作家三毛、赵淑侠、于梨华等也是他的学生。
在学术研究方面,江教授涉猎甚广,著作颇丰。主要的学术著作有:《诗经韵谱》、《说文解字综合研究》、《六书原理》、《诗国风籀略》,都是由美国哈佛燕京社支持研究和出版。
《诗经韵谱》(年4月初版),这部著作仿段玉裁诗经韵分十七部表之体例,依江有诰作二十一部韵谱之意图,增加“微”部为二十二韵部,各韵部都标明音值,注明古声调而论及通合。兼容并包,实事求是,突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有所创新发展,代表了当代古音韵学研究的最高成就。
《说文解字综合研究》(年1月初版)与《六书原理》(年7月初版),这两部巨著是江教授积十余年教学之经验,全面而系统地分析归纳了汉文字研究之成果的集大成之著作,也是兼及汉字音、形、义三方面关系的划时代的巨构。《说文解字综合研究》侧重点在于汉字音、形、义解说条例之分析与研究,阐明《说文解字》全书之精蕴,启发学生主动寻求研究之途径,以弥补课堂教授之不足,全书约35万字。《六书原理》旨在写成一部有较深较广的文字学著作,侧重于对汉字字形原理的分析。全书收集近个具有代表性的字例,多契、金、篆文,全书20多万字。
《六书原理》一部有较深较广的文字学著作,侧重于对汉字字形原理的分析。
音韵文字学是高层次学问,又是学术界的“荒山冷门”国内研究者很少。江教授却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呕心沥血,探颐钩隐,涵养精粹,潜心于枯燥繁浩的考据之中,真可谓艰辛备尝。他在与厦门大学历史系韩国鑫教授的一首《五绝》中抒发了感慨:“掩卷叹雕虫,宾临忘束带。眼中数落花,思逐浮云外。”可见其中的专注与艰辛了。
《诗国风籀略》(年6月初版),这是一部旨在发掘诗经美学价值的著作。它的特点是:对诗经文字的考订,诗序的辨正,不落窠臼,不囿成见,从诗本身的内容寻求合理的解读,以期使读者心领神会,领悟诗的韵味,鉴赏诗的美学价值。它的体例是:先录诗序,不因诗序不合事理而弃之不顾,因为诗序有其深远的影响。然后通古观今,对照诗的章句,作出合乎情理的解读,最后用尽可能完美的新体诗翻译过来。原计划完成首,由于时间紧迫,只完成了80首。该书初版后,在台湾文艺界颇具影响,三毛读了此书,爱不释手,只因初版印数有限,请求再版。
《诗国风籀略》(年6月初版)。
除以上学术著作外,江教授另有数十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东海学报》、《中兴文史学报》等学术刊物上。他退休后,还整理了教学之余的诗词创作和散文创作,出版了《文章探源》、《澄庐学丛》、《澄庐文存》三部著作。《文章探源》是对海峡两岸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分析和鉴赏,凡50篇。《澄庐学丛》有三部分内容:一是《曹植评传》,是学术论著;二是诗、词、曲,凡首;三是收录了16篇散文。《澄庐文存》,去芜存精,收录了近80篇散文作品。
如果说江教授的学术著作体现了他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体现了他的科学、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的话,那么他的诗词和散文作品,则反映了一位爱国学者和教授传统的人文精神,也反映了他始终认同一个中国的政治理念。
后记:江举谦教授,是庙前赴台众多游子之一,自年赴台后一直在台湾从教治学,在台湾学界颇有影响力。但迫于两岸的政治关系,他的学术造诣及著作在大陆没有很多的介绍。遗憾的是,自他去台湾后直至逝世,再也没有回过大陆!他的作品,有很多是反映了思乡与思亲的愁苦,在后面适当时机略选几篇与各位读者共享。
江初祥,庙前镇庙前村人,原连城一中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已退休。江举谦即是江初祥的叔叔,对江举谦的学术及著作研究颇多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