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说:
尊重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一生幸福,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
来源
智赢有方(ID:zhiyingwilai-CHN)
英如镝即将作为中国男子冰球队的绝对主力,出征年北京冬奥会,为国争光?!
看到这个消息,确实有些震惊,可能大家不知道他的身份,
但一定了解他的爸爸——因执导《我爱我家》而被观众熟知的导演英达,也一定听过英达和前妻宋丹丹的爱恨纠葛。
英达和宋丹丹的儿子巴图,经常被人指责背靠母亲光环才在娱乐圈有了姓名。
而英达和《我爱我家》的编剧梁欢生下的儿子英如镝,却并没有“子承父业”,进入娱乐圈这个名利场,而是凭借一腔热爱,进入了冰球这个不为人熟知的体育赛道,成了一名职业冰球运动员。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冰球部部长于天德曾多次观看英如镝的比赛和训练,说道:
“英如镝所具备的技术,在场上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已经超出了那些从小接受少体校培训的国内同年龄段孩子。他的出现是中国冰球运动的一件幸事。”
看起来,巴图和英如镝相比,好像天生就差了一大截。
但回顾巴图和英如镝的成长经历,我们这些父母,却能发现亲子关系的这3个真相——
哪怕不是夫妻
但我们永远是孩子的父母
伊能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不成好夫妻,至少当好父母。婚姻是我们的秘密,为了孩子,曾经相爱,永不伤害。”
但现实生活中,却有些夫妻,离婚了,就以为自己不是孩子的父母了,对孩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宋丹丹和英达的婚姻结束后,巴图跟着妈妈生活,但在他的内心,依然对于爸爸有着一番期待。
7岁那年,他求着爸爸英达带他出去玩,却惨遭拒绝;
岁那年,巴图跟英达要电话想时不时进行联络,依旧未果。
自父母离婚后,巴图几乎就没怎么见过生父,从小活在同学邻居的嘲笑中,被人讽刺是没爸要的野孩子。
对于一个正处于青春期、渴望父爱的男孩而言,巴图内心受到的伤害,可想而知。
离婚后的4年,宋丹丹一直没有换过自己的电话号码,却从未等来英达对儿子的一句问候。
甚至英达还说出“离婚了就别再找我,我不能在这种情况下再去扮演父亲的角色”这样石破天惊的话。
但对于自己的小儿子英如镝,英达明显十分疼爱,每次带儿子上节目时,都掩盖不住自己的骄傲自豪。
在一档节目中,英达曾说自己是英如镝的四栖老爸,兼任儿子的“司机、保姆、厨师、教练”,对于儿子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得十分周到。
或许正是他所展示的拳拳慈父形象,让宋丹丹十分愤怒,她曾在微博上强烈指责:
“男人可以离婚,可以重组家庭,可以秀现在的妻子儿女,可以在媒体上秀父爱,但是以前的孩子呢……这么多年对孩子不管不问,形同陌路;你可以在外面表演慈父,但是不许你再伤害我的儿子。”
深以为然,既然生下了孩子,我们就该为他负责,好好用心抚养。
即使做不了夫妻,选择离婚,也割不断我们的血缘羁绊,也不能成为抛弃孩子的理由。
无论何时,我们依然是孩子的父母,依然要肩负起为人父母的责任——关心和照顾孩子。
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用共同教育的方式,让孩子在之后的生活中慢慢接受爸妈离婚的事实,孩子才能不受负面影响,更健康茁壮地成长。
每个生命的绽放
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
上一辈的纠葛,让巴图从英如镝出生起,就陷入了与之比较的漩涡。
但抛开外界因素,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两个孩子身上都拥有着属于各自的独特色彩。
英如镝确实非常优秀,可以称得上是冰球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3岁那年,他在商场顶层看到冰场滑冰的孩子,便攀着栏杆不肯走,央求着爸爸要滑冰,后来一位冰球教练看到他体能特别好,便建议他改练冰球,从此,英如镝开启了自己的冰球之旅。
年,9岁的他,成长为一家少儿冰球俱乐部——虎仔队的绝对核心。在北美冰球少儿世锦赛上,虎仔队过关斩将,从00多支球队中,斩获冠军荣誉,而英如镝在小组赛中连续上演帽子戏法,并在决赛中攻入关键进球,拿下了比赛的MVP。
8岁成为北京昆仑鸿星俱乐部的一员,收获百万年薪;
2岁在大陆冰球联赛(世界第二大冰球联赛)中打进一球,作为首次在该赛事进球的中国球员,创造了历史。22岁顺利入选国家队冰球集训名单,有望成为中国男子冰球队的队长,出征年的北京冬奥会。
一路走来,他收获了多少荣耀,就付出了多少努力。
冰球运动身体对抗性特别强,受伤好似运动员的家常便饭。但一次次跌倒后,他又一次次地站了起来,一次次受伤后,他又一次次地克服了病痛,返回冰场。
从接触冰球到现在,英如镝从未怀疑过自己对冰球的热爱,也始终铭记着: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要为中国的冰球运动发光发热。
在国外训练的时候,不是没人劝他移民,这样就不用每三个月回国一次办签证,麻烦得很,但他从未想过更改国籍,一直坚定目标,要为中国国家队效力,在冬奥赛场上创造佳绩,为国争光。
而那个一直被人们批评只会啃老的巴图,真的就像大家以为的一事无成吗?其实未必。
他如宋丹丹期望的那样诚实、善良,即使对于双标的父亲,也从未在公众面前表达不满;即使父母互相声讨,巴图也只是默默安慰宋丹丹: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保护你,为你分忧。
他的事业不算成功,但也可圈可点。参演电视剧,从《芈月传》中那个张狂、放荡的赢荡,再到《林师傅在首尔》中的乐丁,我们不难发现巴图的演技一直在进步。出演歌唱类综艺节目,他凭借一曲《当你老了》,引起许多观众的共鸣,也让宋丹丹潸然泪下。
他的家庭生活也十分幸福,最近还晒出陪媳妇做产检的视频,庆祝家里的第二个小生命即将到来。和妻子一起直播带货,就像很多创业的小夫妻一样,对生活充满热情。
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成长经历,造就了两人截然不同的现在,但又怎么能说,他们谁比谁逊色?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朵云彩一样,每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自我,拥有着无可替代的闪光点。
只要我们抱着欣赏、期待的眼光去探索,就能看到他们绽放的姿态,嗅到他们散发的花香,收获生命中一个又一个小惊喜。
父母的爱与支持
是滋养孩子最好的养分
孩子成长的路上,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引领,更离不开父母的爱与支持。
英如镝能在冰球这项小众、花费高昂的运动中,取得今天的成绩,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全力托举。
英达曾提及,从儿子开始训练冰球起,家里至少花掉了上千万。一套普普通通的冰球装备最少就要元,高的甚至上万,更别提在外国每个月高昂的训练费用。
为了全力培养儿子,这些年梁欢甘愿停止工作,一直在国外悉心照顾英如镝的生活起居,而英达则在国内赚钱养家,负担一家人的生活费。
英达说:“为了儿子有个好前途,困难再大我也要克服。”他不再只局限于在北京主持节目,而是奔波全国各地,走穴商演,还参演了许多部电视剧。因为角色需要快速地增肥、减肥,甚至给他的身体埋下了健康隐患。
对于父母的牺牲和付出,英如镝曾说自己“需要回报但无法回报”,他一定努力比赛,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和嘱托。
而对于巴图,宋丹丹也是竭尽所能,给予了他全部的爱与支持。就连再婚,也是询问了巴图的意见,经过了巴图首肯才接受的。
巴图5岁时出国留学,当时宋丹丹正在拍摄《家有儿女》,一下戏她就忍不住思念自己的儿子,每次都抽空给巴图打上一通电话,母子俩唠唠家常。
后来因为有时差,不想影响巴图休息,她特意定了个凌晨4点的闹钟,每天天不亮就挣扎着起床给儿子打电话,关心他的日常。
巴图毕业后,她在带着巴图客串角色时,还担心巴图与演员们处不好关系,经常给演员们送小礼物,并请来巴图年龄相仿的演员到家中做客,增进友谊。
宋丹丹的拳拳爱子心、殷殷教子情,巴图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宋丹丹退休时,他准备了一个翻糖蛋糕,蛋糕上全都是宋丹丹这么多年来出演过的经典角色,
还为妈妈写了一封信,对妈妈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年、十年、二十年,大家会淡忘你,会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