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baidianfeng/
朴槿惠做梦都想不到的事,不仅仅是被“好闺蜜”崔顺实挖坑埋进去,还有她的“好儿子”李俊锡反口生生咬下她一块肉。
不知道在狱中的朴槿惠听见干儿子李俊锡在狱外疾呼要重判她的时候,是不是在心里恶狠狠地骂他是个“有奶就是娘”的狼崽子。
是不是狼不知道,但是李俊锡切切实实地被同行称为“狗叫”。
那时,他刚意气风发地去乌克兰拍他们的演员总统泽连斯基的马屁回来。
李俊锡,作为韩国“80后”的新生代力量,一个走入韩国政坛的新秀,口碑却是真不咋地。扒一扒他的成长及过往,才发现所作所为作为更是无下限。
生于年的他,家庭背景很是不一般。虽然他从来没有像别的地主家的傻儿子那样晒这个晒那个的坑爹,但是从他上的高中可见一斑。
韩国首尔科学高中,这可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不仅仅要求在全韩国成绩出色,还得家里有矿能生钱。李俊锡能进去,可见这两条都具备。
李俊锡的厉害之处在于,从这所高中出来后他进的是哈佛,而且还是公费留学的那种,在哈佛他还成了韩国留学生学生会的头脑,不可否认的优秀。
这样优秀的人才并没有留在美国,而是在毕业后选择了回国创业。拿着家里的钱,他创办了教育企业,服务对象却是那些贫穷人家的孩子。
这一手牌打出去,立马给年纪轻轻的李俊锡立了个完美人设。也许,他没想把路铺得有多远,但是运气就是那么好,他竟然靠着这个“慈善身份”见到了朴槿惠。
年,李俊锡被请去教育中心作教育方面的交流,请他去的是当时还是国会议员的朴槿惠。
真正改变李俊锡命运的是他跟朴槿惠相谈甚欢的那两个小时,谈话内容不重要,我们能看到的是,从此之后这个年轻小伙跟朴大妈的距离是越来越近。
年轻又机灵的小伙子,试问哪个大妈不喜欢?
有权无子的政坛大妈,试问哪个对仕途有想法的小伙儿不巴结?
李俊锡自己都坦诚,那次聊天,对他的影响很大。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朴槿惠后来让他成了新国家党的委员。
年纪轻轻就在政坛有了一席之地,还是被曾经的第一女儿,现在的国会议员给提拔起来的,这一下子成了李俊锡的卖点。
到年,小伙儿对朴大妈亲热到已经可以在媒体面前用“没有血缘关系的母亲”来称呼了。
大妈从没反对过,大众就当她默认。
当年李俊锡参加韩国的一档心理战游戏综艺节目,打的招牌就是“朴槿惠背后的男人”、“朴槿惠的孩子”,如此让人浮想联翩的高调,人们想不记住他都难。
风光占尽的他更是乘胜追击,频频在各社交平台露脸,参加各类电视节目,公众知名度这一块儿,他不用愁了。
但是,他想傍着总统好办事儿的剧本却在年断了片儿。
朴槿惠被好闺蜜崔顺实拉下了马,李俊锡和她的“母子情深”也演到了头。
他自救的方式是狠踩朴槿惠,在公开场合坚定地表示要求对朴槿惠严查严打,还让她哪凉快哪呆着去。这一脚踩的,那叫一个实在。
朴槿惠的新国家党肯定是不能再呆了,李俊锡转身加入了反朴最狠的阵营创建的正党。没妈的孩子,自然得给自己找归属地,这个归属地还得能托起他的大野心。
李俊锡在新组织里混得不错,第二年就靠着能言善辩成了最高委员,但是太能言了未必是好事,本想靠着犀利的批判搏个头彩,谁知得罪了整个高层被踢了出去。
这之后,他另辟蹊径加入了创建不久的新保守党,也就是现在的国民力量党。这势头,还真有点像打不死的小强。
在这里他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从没当选过国会议员的人,却在年力压团内的那些老狐狸,当选党内的领头人。
36岁的李俊锡,终于在几经跳槽之后,拿到了他仕途中最高级别的入场券。善于表演的他,在当选第一天就来了个上班秀。
穿着西装没打领带,背个双肩包,骑着共享单车到国会上班。他是想给韩国民众耳目一新、更新换代的感觉。
谁知却引来了众多争议。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油嘴滑舌没有任何经验可言,这些评议还是轻的,有人更是翻出了当初他顶着“朴槿惠之子”的头衔捞取政界资本的往事。
李俊锡回应的倒是很官方且大方,他先对朴槿惠把他带入政界表示感谢,然后就是话锋一转,说就是因为对她当总统之后的一些做法很失望,才要弹劾她。
可能他忘记了当初自己是如何在朴槿惠最风光的时候极力展现“母慈子孝”的,所以,他的卖乖民众并不买账,反倒更觉得这个人太不厚道。
朴槿惠时期的政坛老人更是痛骂李俊锡忘恩负义,拿朴槿惠当了垫脚石之后就不管不问。
李俊锡的确没时间顾他的“朴妈妈”,因为他蹦跶去了乌克兰,和他们的演员总统泽连斯基来了一次长谈,不知道是不是也是两小时。
他这一行为,却没给他加持多少政界资本。因为韩国不光要服务好美国的主子,还不能做得太露骨得罪了俄罗斯,毕竟有被人家拿捏的地方。
就连韩国的外交部门都不看好李俊锡跟泽连斯基的亲密交谈,国民们更是骂声一片。
谁知李俊锡直接来了一波骚操作,在网上晒出了乌克兰议员赠给他的六角棒槌。
这一举动直接把国会议员郑镇硕惹毛了,因为他之前说过对一些存在没有根本帮助的人应该拿棒槌锤。
所以,感到被羞辱的郑议员干脆开骂,说李俊锡是狗叫。对李俊锡来说没多大的伤害,但是侮辱,可就大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