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行业资讯
牛基扎堆成长股把握结构性机会
证监会再出手压缩定向增发利益输送空间
同业资讯
融通基金蒋秀蕾:医药行业投资黄金期即将到来
工银瑞信股票组合连续两年获社保委托年度考评最高档
产品资讯
QFII新进32只个股增持21只个股医药生物等三行业受青睐
新三板指数衍生品现身:追踪做市指数最高年化收益近28%
其它量化资讯
融资余额增速放缓ETF融资初现回暖
沪深期指寻找“替代品”
融资余额连增4日站稳万亿大关
行业资讯
牛基扎堆成长股把握结构性机会
-10-:45:17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者按:尽管公募基金对股市走势的判断分歧较大,但年底排名脚步渐近,为了把握最后两个月的机会,公募基金近期动作频频,提高仓位、再度布局成长股为主的新兴产业。近期排名提升较快的基金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四季度A股震荡向上的概率较大,但没必要紧盯指数,个股行情将更加精彩,配置上钟情于优质成长股辈出的新兴产业。新兴产业通常是景气度较高、比较具备想象空间的行业,这些行业存在一批优质成长股,弹性较大,适合用来“冲刺”。
公募基金“买买买”
10月28日,沪指全天宽幅震荡,尾盘跳水。盘面上,前期活跃的题材股均有所退潮,各大板块几乎全线下跌,两市只个股下跌,全天成交亿元,量能萎缩。沪指收报.20点,跌幅1.72%,成交亿元;深成指报.36点,跌幅2.25%,成交亿元;创业板指报.24点,跌幅3.07%,成交亿元。
在目前点位回过头来看市场,9月中旬开始,大盘早已在众多投资者的犹疑中开始了一波反弹。深圳一位成功抢到反弹的基金经理告诉记者,本周以来的市场表现显示,前期的快速反弹可能要告一段落。“获利了结是大部分抢反弹者的主要诉求。”
信达澳银基金认为,市场近期震荡可能加剧。“‘双降’并未带来期望中的喧嚣,市场显得出奇的冷静,也反映出市场存在重重顾虑。在连续反弹后,投资者落袋为安、获利了结、稍事休息的情绪升温成为一件普遍且正常的事情。”
尽管未来反弹可能难有坦途,但部分公募基金正在快速入场,尤其是前期仓位一直较轻的基金,更是直接开启“买买买”的模式,大幅加仓。
众禄基金研究中心仓位测算结果显示,上周偏股基金平均仓位自前一周的79.16%上升2.61个百分点至81.77%,这是本月基金加仓幅度最大的一周。只偏股基金中,有只仓位基本保持不变,有只选择加仓,有只选择减仓。选择加仓的基金占据了主流。
德圣基金报告也显示,偏股型基金仓位继续回升,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仍有小幅主动增仓。不同规模基金仓位全部微幅增加,加仓较多的基金以仓位较轻基金为主,重仓和仓位较重的基金微幅加仓。逾七成基金公司加仓,减仓公司中除圆信永丰外幅度均不超过1%。兴业全球、富国等中大型基金公司小幅加仓,英大、中融、东海等中小公司加仓逾5%。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此前对记者表示,出于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国内经济和信用风险、全球经济形势等因素的判断,他对四季度的A股行情极其悲观,仓位一直稳定在七成左右。近日他告诉记者,其管理的基金仓位已经加到上限。“排名压力还是有的,看着别人的净值天天涨,自己心里也很难受。虽然我对A股走势看法仍不算乐观,但这一波反弹值得参与。”
牛基掀起成长风
虽然仓位普遍提升,但基金表现各有不同。观察近一个月来涨幅较大的基金不难发现,这些“牛基”名字多包含“移动互联”、“生态”、“先锋”、“科技”等具有明显成长股风格的字眼。
“现在市场跟大跌或单边上涨的时候不同,不能再讲‘仓位为王’,因为你会发现,最近并不是普涨的行情,而是结构性行情,热点不扩散。”北京一位近期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如今选股更加重要。“你满仓的全是涨10%的股票,也跑不过人家六成仓位全是翻倍的股票。我每个月都会观察排在我前后的几个产品,他们的仓位其实并不高,但他们的涨幅足够多,这与他们一直重仓强势股有关。”除了部分遭遇爆炒的“妖股”,对公募基金而言,强势股更多的是指成长股。据透露,该基金经理在短时间内加仓17个点,选股以成长风格为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类股票弹性较大,上涨更快。
以近期爆红的长盛电子信息主题基金为例,由于提前将仓位降至0.88%,几乎处于空仓状态,该基金完美躲过6月份以来的暴跌。9月,市场箱底震荡,该基果断开始加仓,抓住了9月中旬至今的反弹。长盛电子信息主题三季度报告显示,三季末其股票仓位已经达到79.28%,从前十大重仓股来看,成长风格十分鲜明。精准逃顶、反弹加仓成长股使该基金成功登上同类基金冠军的宝座。
“我认为以成长型股票为代表的创业板在四季度还是有很大机会。”长盛电子信息主题基金经理赵宏宇表示,创业板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的风向标,尽管一些个股也存在着泡沫,但成长性预期允许泡沫存在,不能用传统的眼光来看创业板的估值,市场的运行节奏及资金流向需要基金机构准确把握。
摩根士丹利华鑫一位基金经理分析称,目前来看,市场存量资金博弈较明显。一方面实体经济难言乐观,股市仍为市场资金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另一方面,前期高点套牢资金较多,新流入资金可能有限。“未来一段时间,板块轮动行情持续的机会可能较大。我们在坚守优质成长的同时,会适当参与板块轮动的主题投资。”
把握结构性机会
具体到行业,基金经理普遍更看好新兴产业。
国投瑞银新兴产业基金经理孙文龙表示,市场经历6月-8月的大幅回调后,系统性风险已经得到大幅释放。展望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部分优质公司已经具备较强投资价值,主要把握处于成长初期的新兴产业和处于景气拐点的周期性行业的投资机会,看好新能源汽车、基因检测、免疫治疗、教育、虚拟现实等细分子行业。
“我的选股逻辑是一定要在好行业里选好公司,这个好行业一定是具有成长性的行业且符合新兴产业标准。好公司一定是具有独特业务优势且能在一定时间内体现成长性。”赵宏宇表示,信息服务类、消费电子类、通讯服务类、影视传媒类以及医药医疗、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都是所说的好行业,其中可以找到很多优秀的投资标的。
大成中小盘混合基金经理魏庆国则表示,四季度主要看好“互联网+”、新兴消费服务以及智能制造等三个方向。“资本市场总是喜欢追逐新热点,所以一定要寻找新变化。”在他看来,虚拟现实产业将是“互联网+”未来的大方向,教育、养老、出境游、美容整形、体育、宠物、基因检测等行业都比较有前景。
虽然基金经理们积极参与了市场,但他们对后市仍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且反弹且珍惜。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说:“从今年以来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确实表现很弱,实体经济处于低谷。股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运行的状况,我个人认为不太会出现主升浪的大级别行情,后市可能还是以震荡的结构性行情为主。”
“时刻要注意市场抛售信号,成长股弹性大跌起来也更快。”前述北京的基金经理坦言,长期持股的做法显然不适合现在的震荡市,为了保存收益,稳住排名,操作上采取“游击战”的方式,以交易性机会为主。
证监会再出手压缩定向增发利益输送空间
-10-:10文章来源:腾讯财经
在A股暂时企稳后,证监会对于上市公司再融资又出新规。
一位曾任证监会发审委委员的人士向腾讯财经表示,28日证监会召开了保荐代表人培训,培训期间,发行部五处主要负责人就定向增发事宜向其传达了新的窗口指导意见。
此次窗口指导意见与以往不同的是,主要围绕定价与定向的两个维度上。
上述知情人士向腾讯财经提供了一份培训要点总结,总结如下:
一:对于定向增发定价基准日
1.要求定价基准日前停牌时间不能超过20个交易日,如超过需复牌后交易20个交易日再作为定价基准日。
2.对于锁定一年和三年的同样适用。
3.已通知交易所从11月2日开始执行,对投行来说马上执行。
4.如采取发行期首日作为定价基准日的,原则上不会再出反馈意见。
二:对于资管计划或理财产品作为发行对象的
1.要求在预案中对发行对象披露至最终持有人。
2.发行对象最终持有人不能超过人。
3.三年期的不能有分级收益安排。
4.发行对象,包括最终持有人,预案披露后不能变更。
推定增以市场定价
“还是监管导向。”上述人士坦言,至于“定价基准日前停牌时间不能超过20个交易日”的意见,就是不想让上市公司没玩没了地停牌。
他表示,定向定价的非公开发行,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利益输送等问题。“因此目前监管机构并不提倡定向定价。”他说道。
定价定向常被二级市场投资者所诟病,因其往往会造成一二级市场价差过大的不平等博弈局面。
“去年年底和今年上半年的问题主要是一二级市场价差过大。”他说,现在股价经过一轮下跌,这个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在此之前,监管层对于定增的定价基准日一直有较大的弹性供上市公司选择。
6年5月8日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应当满足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百分之九十。但《管理办法》没有对定价基准日作出明确界定。
根据《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定价基准日可以为关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也可以为发行期首日。但这并非强制规定。
从目前的定向增发预案看,定价基准日有四种:1.董事会决议公告日;2.股东大会召开日;3.董事会召开日;4.未公开基准日。
目前上市公司绝大对数采用的就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现在新的窗口指导意见则提出,如采取发行期首日作为定价基准日的,原则上不会再出反馈意见。
“这就是提倡以发行期首日为定价基准日。鼓励市场化定价,跟公开增发一样。”上述人士认为,但发行窗口期太窄,不容易发出去。
因此,如果监管层要以市场化定价导向来推进上市公司定增,扩大发行窗口期等诸多配套制度仍需跟上。
发行定价是股权融资的核心,直接关乎发行失败与否和募资多寡,以发行期首日作为定价基准显然更符合市场化定价导向的要求。
投资方向透明化
在推进定价市场化之外,定向的投资方日趋透明也是监管层在着力推进的方向。
现在上市公司的定增对象很大一部分是以资管计划或理财产品,并且多数是通道角色,资方另有其人。因此在此次窗口指导意见中,如果是对于资管计划或理财产品作为发行对象的,要求在预案中对发行对象披露至最终持有人,且不能超过人。
就现状而言,诸多机构会选择公募专户或子公司的通道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优势在于获配之后只披露公募名称,而无需披露资管计划名称,也无需披露资管计划的管理者。
“现在来看,机构借助公募通道不能绕过发行对象披露至最终持有人的新规。”一位私募高管表示,这也在推动定增的发行对象公开和透明化。
同业资讯
融通基金蒋秀蕾:医药行业投资黄金期即将到来
-10-:12:23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日,机构资金频繁光顾医药股,戴维医疗(314)、海虹控股()、亚太药业()等医药股的买入金额最大前5名中均有机构身影。上周五,医药生物指数以3.83%的涨幅领涨全场,40多只医药股集体涨停。融通医疗保健、融通健康产业基金经理蒋秀蕾表示,近期医药股的上涨,主要是因为媒体报道“健康中国”将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医药行业在国内从来都不是爆发式增长的行业,所以投资这个行业会有比较长的时间周期,我认为医药行业投资的黄金时期即将到来”。
据蒋秀蕾分析,“健康中国”被写入“十三五”规划超预期。再回到大背景,市场的风险偏好逐步提升,而医疗行业的业绩又有确定性,所以整个医疗板块受到了包括机构在内的资金追捧。
蒋秀蕾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医疗行业的投资机会是确定的。明年,随着医药招标进入正轨,传统药业公司的增速提升将带动行业回暖。此外,行业将会不断出台催化剂,这将推动新医药新方向的公司市值增长。蒋秀蕾看好具有核心竞争力、业绩增长确定、转型预期明确、执行力强的新医药方向龙头股,主要看好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等代表医药未来发展新方向的资产。
工银瑞信股票组合连续两年获社保委托年度考评最高档
-10-:23:45来源:中国证券报
近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向各境内委托投资管理人公布了年度境内委托投资年度考评结果,其中工银瑞信基金表现优异,各项奖项均有涉及。工银瑞信基金管理的参与考评的3个社保组合及基金经理表现出色:张青管理的中小盘股票组合自年连续两年获“委托组合综合考评A档”,张青获“投资经理单项考评A档”,江明波获“3年服务社保奖”。
工银瑞信年获得全国社保基金境内委托投资资格,年获得社保境外委托投资资格,目前是基金行业同时具备全国社保基金境内和境外投资管理人资格的少数公司之一。
工银瑞信在股债投资方面业绩持续优异。公开数据显示,在公募投资方面,截至年6月末,工银瑞信债券型基金最近3年简单平均收益率达39.85%,在规模前十的公司中位居第二;工银瑞信发行的首只股票型基金同期累计收益达.88%,年化收益率高达23.3%,年化收益在只可比基金中进入前二十。
产品资讯
QFII新进32只个股增持21只个股医药生物等三行业受青睐
-10-29来源:证券日报
编者按: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密集披露,QFII的持仓情况开始显露踪迹。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截至10月28日,三季度有94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出现QFII身影,持股总数达13.17亿股,市值达.68亿元。其中,有32只个股为QFII本期新进股票,21只个股获得QFII本期增持。从行业角度看,医药生物(10家)、机械设备(6家)、化工(5家)等三行业新进或增持个股相对集中,受QFII青睐。本文特对上述三板块进行仔细梳理分析,并挖掘相关龙头股投资价值,以飨读者。
医药生物新进或增持10只个股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昨日,在94只三季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出现QFII身影的个股中,有53只个股为QFII本期新进或增持。其中,QFII新进或增持10只医药生物股,今年三季度QFII持股数量增加最多的医药生物股是东阿阿胶,持股数量增加了.50万股,最新持股数量为.37万股。其他持股数量增加的个股还有天士力、鱼跃医疗、恒瑞医药,增持数量分别为.00万股、.99万股、.00万股。除此之外,QFII三季度新进持有泰格医药、莱美药业、健民集团、桐君阁、康弘药业和精华制药等6只个股,持股数量分别为.98万股、.49万股、.99万股、.56万股、.18万股和.50万股。
从市场表现来看,QFII的重仓股表现优秀。统计显示,在上述10只个股中,10月份以来股价表现跑赢大盘(上证指数同期上涨10.56%)的个股有7只,分别为精华制药(28.17%)、鱼跃医疗(27.24%)、康弘药业(26.49%)、莱美药业(16.75%)、桐君阁(16.43%)、恒瑞医药(12.3%)和天士力(11.19%)。
精华制药10月份以来累计涨幅最高,期间累计涨幅达28.17%,最新收盘价为34.58元。公司依托优势产品,大力开拓中成药产品市场。独家品种王氏保赤丸和季德胜蛇药片为国家中药保密品种,王氏保赤丸、金荞麦片和固本咳喘片为国家二级中药保护品种。据年三季报披露显示,公司预计年净利润变为.85万元至.56万元(去年同期为.78万元),同比增长60.00%至.00%。业绩变动的原因:随着公司运营质量不断提高,净利润稳步上升。
机械设备5只个股月内跑赢大盘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昨日,QFII新进或增持6只机械设备股,今年三季度QFII持股数量增加最多的机械设备股是广东明珠,持股数量增加了87.69万股,最新持股数量为.83万股。其他持股数量增加的个股还有梅安森,增持数量为43.56万股,最新持股数量为.37万股。除此之外,QFII三季度新进持有海立美达、南通科技、达刚路机、赢合科技等4只个股,持股数量分别为.23万股、.59万股、.98万股、96.87万股。
从市场表现来看,QFII的重仓股表现出色。统计显示,在上述6只个股中,除海立美达停牌之外,其他5只个股10月份以来股价表现均跑赢大盘(上证指数同期上涨10.56%),分别为南通科技(37.81%)、达刚路机(32.09%)、梅安森(31.58%)、广东明珠(21.51%)和赢合科技(17.94%)。
南通科技10月份以来累计涨幅最高,期间累计涨幅达37.81%,最新收盘价为19.17元。公司现有主要生产设备0余台,其中进口精大稀设备台,包括日本SNKFH-5龙门式五面体加工中心、MARZAK加工中心、日本住友精密导轨磨床、德国斯宾纳车削中心TC-MCY、德国WARLDRICH精密导轨磨床、MAGA精密磨齿机床、美国CICINNATIE加工中心、西班牙淬火机床IHM/、瑞士DIXI坐标镗床、STUDER高精度磨床、卓勒对刀仪、蔡司三坐标测量仪、HP激光测长仪等世界名牌机床的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