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博推荐阅读主题策划贵州地

摘要:该文对贵州地方猪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性能特点、养殖模式与饲料营养供给以及疫病流行防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贵州地方猪;养殖现状;发展趋势

猪肉是贵州省消费量最大的畜禽产品,人均消费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猪肉产量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特别是城市居民对猪肉消费的需求已开始从量向质发生转变,以肉质好、风味佳而著称的地方猪重新受到重视而逐步回归。

1 贵州地方猪品种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贵州地方猪品种资源

在公开出版的《贵州省畜禽品种志》中,明确记录的贵州地方猪品种共有8个,包括黔北黑猪、黔东花猪、萝卜猪、白洗猪、从江香猪、剑河白香猪、关岭猪和可乐猪,根据各品种特征和地域分布,8个品种在传统上被划分为黔北型、黔中型、黔西北型、黔东型和黔东边缘小型香猪。可乐猪、关岭猪、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黔东花猪和从江香猪载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猪志》,总体而言贵州地方猪的种质资源丰富多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杜长大”为代表的外来猪种冲击下,贵州地方猪由于主要生长性能明显处于竞争劣势,一方面养殖存栏量剧减,另一方面与外来猪无序杂交,资源萎缩甚至受到严重破坏。时至今日,黔东花猪、施秉白洗猪、剑河白香猪等存栏数量均极少。

根据贵州省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组调查,以养殖数量论,几个地方猪品种中,目前以从江香猪存栏量最大超过10万头,依次为可乐猪、萝卜猪或黔北黑猪,而纯种剑河白香猪、黔东花猪几近绝迹,在传统黔东花猪养殖地区,常见养殖户从邻近的湖南省引入宁乡猪,视为黔东花猪进行饲养,二者差异未进行准确测定。

1.2 贵州地方猪品种利用现状与发展

以养殖量较多的从江香猪、可乐猪为代表,其利用主要表现为在政府资金政策引导下,引进或培育骨干企业担负品种收集、整理、推动开发和品牌打造,带动周边农户养殖,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地方猪正在成为地区脱贫工作中的重要工具素材。

地方猪种质开发利用经历了20世纪无序杂交造成的资源破坏后,大部分地方业务主管部门或养殖户常表现出较为极端的态度,绝对追求血统纯正、纯种养殖,包括从江香猪、关岭猪(宗地花猪)、可乐猪,不接受杂交利用方式。也有规模化养殖企业正在尝试杂交利用,主要与杜洛克杂交生产商品猪或种猪,江口萝卜猪与野猪杂交生产特种野猪。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引入太湖猪、巴克夏等外来品种,经不同组合测定筛选通过配套系生产商品猪的模式开展地方猪利用,表现出优异的成绩,配套系生产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地方猪利用方式。

2 贵州地方猪性能特点与利用

贵州地方猪品种资源丰富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和传统养殖习惯下各自特色,但与国内其他地方猪种相类似,贵州地方猪总体均表现出肉质好耐粗饲的优良性状,但繁殖力较低,体型较小,生长速度较为缓慢,饲养周期较长。

从贵州省现代生猪产业技术体系测定的体重体尺看,在现代养殖模式下,黔北黑猪处于前端,部分18月龄左右成年猪体重可达kg以上、体高80cm以上,同龄母猪体重大于公猪;关岭猪、可乐猪、黔东花猪处于中端,但少数可乐猪也表现出突出的体重和体尺;萝卜猪、白洗猪和从江香猪处于后端,其中从江香猪最小。

繁殖性能方面,试验条件下,黔北黑猪、可乐猪均表现出较强的繁殖力,经产母猪平均窝产仔数达10头以上,但黔北黑猪哺乳性能优于可乐猪;江口萝卜猪、白洗猪产仔数较少,经产母猪产仔7头左右且哺乳性能较差,仔猪存活率低、断奶重小。

现代养殖模式下,纯种可乐猪、黔北黑猪生长速度和料重比与历史数据相比有了显著提高,阶段性育肥日增重可达g以上,但从江香猪即使在较好的饲养管理下生长速度仍较缓慢,日增重低于g。

持续纯繁选育的基础上,导入外血适度杂交改良,以及通过不同地方猪杂交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生产性能是贵州地方猪种质资源商业化利用的重要方向。在一定的肉质标准要求下,贵州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利用太湖猪改良提高本地猪的繁殖性能和母猪哺乳性能,利用巴克夏改良提高生长速度和料重比,利用不同地方猪品种杂交提高体重体尺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在杂种优势方面,以巴克夏为父本总体杂交改良效果优于杜洛克,巴夏克导入对提高从江香猪生长速度和体重体尺表现出非常优异的成绩。

3 贵州地方猪养殖模式

3.1 贵州地方猪传统养殖方式

农副产物加叶菜青草熟食饲喂、先吊架子后育肥、以年为周期以及可乐猪放牧饲养是贵州地方猪的传统养殖特点。除可乐猪外,其他品种一般采用圈养,饲料供给中作为精料使用的主要是米糠、玉米、酒糟、豆腐渣、麦麸和菜籽饼等,与红薯(藤)、土豆、白菜、青草等混合煮熟后饲喂,前期以大量青绿饲料吊架子为主,后期增加玉米、麦麸、米糠等用量进行育肥。可乐猪同随农家牛羊放牧,牧归到家时补饲不经粉碎的玉米粒或煮熟的土豆,仔猪出生约15d后即随母猪外出,边放牧边哺乳。在这样的养殖方式下,大部分饲养1年左右的地方猪体重达kg以上,可进行屠宰或出栏,表现为较低的饲料成本和较长的饲养周期及较大的人力投入,出栏率极低,这与贵州省在历史上粮食短缺、农业人口多劳动力富余具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粮食问题的解决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贵州地方猪典型的传统养殖模式已越来越少,只在极偏远的山区以农家自给的方式存在且极少,几乎不再进入市场流通。

3.2 贵州地方猪现代养殖方式

3.2.1 参考“外三元”的集约化养殖方式

包括圈舍设计建设、生产组织、疫病防控等主要方面,均复制“外三元”养殖,最大的区别是由于地方猪不习惯限位栏饲喂、限位栏内应激反应严重,种猪在妊娠阶段几乎不使用限位栏。妊娠期间,地方猪易肥,前期严格限饲后期攻胎,多采用两段式养殖模式。在产仔哺乳阶段,规模化养殖企业主要在产房和产床进行,初产母猪通常进入产房上产床后不安全感明显,先表现出惊恐冲撞,后部分待产猪卧床不起拒绝或很少吃喝,需要在床下生产,经产后母猪几乎能够适应产床生产。导入太湖猪血缘后,地方猪能够很好地适应产床并表现出优秀的泌乳性能。最初复制“外三元”养殖方式时,大部分养殖场对仔猪的哺乳期仍沿用传统养殖的60d左右,随后逐渐减少,当前几乎都控制在仔猪35d前断奶。

在此现代养殖方式下,由于哺乳时间缩短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母猪年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与传统模式相比大幅度提高,母猪养殖经济效益与利用率得到提升。

3.2.2 商品肉猪半放牧养殖方式

商品肉猪半放牧养殖是近年来贵州正在兴起的一种地方猪养殖方式,养殖场修建简易圈舍,供猪只遮风避雨及夜宿,圈舍一般靠山而建,草山草坡、林地经围栏围出,作为猪只放牧和运动场地。仔猪一般生长到3月龄左右即开始半放牧,半放牧时间通常为6~7个月,屠宰前2个月圈养沉积脂肪。

放牧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市场消费







































白癜风是什么引起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dl/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