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首金背后香港69年勇往直前的奥运路

年7月29日,“风之后”李丽珊在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上为香港拿下了历史上第一块金牌,亦是首面奥运奖牌。消息轰动了全港,成为了香港人关于奥运最深刻的回忆。同年12月,因应香港运动员在奥运和残奥会的辉煌成就,港铁更是将原称“大角咀站”的站点命名为“奥运站”,以纪念运动员们发奋向上,逆风飞翔的奥运精神。

这是香港回归的前一年,也是香港第二块金牌运动员张家朗出生的前一年。

奥运站(图源网络)

25年后的今天,年7月26日成为了另一个香港市民不会忘记的奥运纪念日,出生于香港回归那一年的张家朗,在一天之内,连追6剑以惊天大逆转杀入4强,更是在决赛成功击败上届金牌得主,勇夺回归后香港的第一金,也是第一次让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在奥运的赛场上升起。“我们必须坚持下去,不应该那么轻易放弃,我想要谢谢所有香港人民的支持。”他说道。编辑自viuTV转播画面

奥运的征程从来都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一帆风顺。香港于年首次征战奥运会,派出2男2女运动员参加6个游泳项目。虽然4人在6个项目均未能出线决赛,但仍为香港参奥历史打开全新的篇章,当中张干文其后再出战56年墨尔本奥运及60年罗马奥运,亦在年东京奥运火炬传抵香港时负责最后一棒。这一届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奥运会,而中国代表队在奥运会开幕前两天才获得奥运参赛权,到达奥运赛场时已是赛程的后半程,因此香港也成为了该届奥运唯一全程参赛的华人地区代表团。

年奥运开幕式,香港队进场。 (图源网络)

年出战赫尔辛基奥运会的香港代表团,由时任香港业余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史坚拿任团长,团员有义务秘书长沙理士(上左二)、伍仪文、泳手张干文(下左)、蒙帝路(下右)、郭锦娥(上左一)及施伊架(上右一)。(图源网络)

年的东京奥运会,对于香港来说也有特别的意义。香港作为亚洲城市的代表之一,首次传递奥运圣火,在台风和暴雨下仍然有20,人沿途围观。港府为纪念此历史时刻,亦把启德机场附近一段新道路和一个公园,分别命名为“世运道”及“世运公园”。当年香港派出39名运动员参加第18届东京奥运会,亦是香港开埠以来人数最庞大的一支奥运代表团。

年东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图源网络)

随后,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国际奥委会解决了“中国”名称纠纷,这是三地运动员经过26年后再次在奥运赛场上重聚。亦是在这届奥运上,中国拿下了第一块金牌。虽然此届奥运香港未有收获奖牌,但中国代表队一举拿下了15枚金牌和32枚奖牌,中国台北队亦收获了一枚铜牌。

年奥运会,中国女排三连冠拿下金牌(图源网络)

在随后的年汉城(首尔)奥运会上,羽毛球混双组合陈智才和陈念慈为香港取得一面铜牌;在年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上,李静和高礼泽于男双项目勇夺一面银牌。自此香港在奥运的征途上拿下了金、银、铜三色奖牌。年的北京奥运会,这是全国包括香港在内瞩目的盛事,香港则是更为全面和深入地参与到了奥运,除了圣火传递之外,香港亦承办了奥运马术比赛。此次赛事亦是全城轰动,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

香港全城参与08年北京奥运(图源网络)

时至今日,奥运会已有年的历史,香港踏入奥运会的赛场也已经69年了。我们经历着新冠的肆虐,经历了19年的风波,在这个特殊时期的奥运赛场上,我们看到了“为香港而战,为祖国而战”的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姿,这种拼搏向上,奋勇前进的奥运精神,承载着对香港对祖国的深切的热爱,是香港的荣耀,亦是国家的荣耀。就像在奥运赛场上,香港的运动健儿不断地创造着历史一样,香港这座城市也会重新出发,去创造属于自己更美好的未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gs/155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