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关爱健康,从心出发rdq

年9月1日,包丰源老师在北京东方宾馆举办“关爱健康、从心出发”公益讲座。为来宾解读情绪与心脏疾病的情绪关系,以及保有好的心态才是治愈心脏疾病的根本。

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心脏的状况对于人的生命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哈佛大学针对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学生进行了一项持续了42年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童年时父母与孩子关系不好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因素,这些疾病甚至包括了这些孩子到中年时期出现的心脏病、癌症。

在一项持续了4年的研究中,研究者调查了名突发性心肌梗塞的患者。他们会被问及很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在过去几年内,你是否听到亲朋好友或者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的死讯?”资料显示,至爱之人的死亡与心肌梗塞之间有一定联系。在听到至爱之人死去之后的前24小时里,心脏病发作的概率是平时的14倍;在第二天,变成8倍;第三天,则是6倍。

悲伤深深地损伤着病人的神经,在悲伤的气氛中,身体从交感神经系统中分泌出大量的压力荷尔蒙,使得心跳加速,动脉缩紧,因而会出现一些心脏病的症状,比如心痛、气促和休克等。但是,很多病人常常把伤痕深埋在心里而不愿意暴露。

现场有一位听众她背后的膏肓穴长期疼痛,医院给予的诊断是患有心脏反流症状。包丰源老师引导她回顾人生中有着那些对家庭成员总是“反”的事情。她回忆到很多与家人对抗的情绪,她在生活中因为母亲对自己的管教严厉从而产生的对抗情绪;因感情的问题与自己的丈夫抱有对抗的情绪等。当她现场把这些藏在心底的情绪释放后,脸色顿时红润了,问到她的感受时,她说感觉有一股暖流从心里流过,心脏感觉舒服了不少。

另一位听众在现场提及了她在紧张害怕的时候会头部不自觉的摆动。她回忆过往曾经有过轻生的经历,时长有心慌、心律不齐等症状。包丰源老师分析到这位听众在儿时有被惊吓的经历,提问结束后,这位女士紧张的情绪得到了舒缓,头部的摆动频率也降低了很多。

此次公益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孙海燕博士主持。

西集卫生院内科主任岳春红医生从专业的角度为现场听众介绍了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都渴望延长生命,过着高质量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生命的规律,了解身体和疾病之间的联系,了解自己的情绪,掌握生命的主导权,预防疾病。千万不要死于无知,我们要尊重生命,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让生命更有价值!

好心态才有好身体,好身体才有好生活。当我们心生美好时,体内就充盈着创造生命的能量,我们的身体就会向着健康的方向自然而然地发生改变。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强调的健康四大要素:愉快心情、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均衡营养。

《年全民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发布: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处在第一位的就是情志,常有焦虑情绪的人患病概率为51.1%。

现代人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工作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精神压力加大,负面情绪不断在身体中累积发酵,造成免疫力下降,使身体出现各种疾病或者加剧病情。

我们很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jt/121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