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够治好的办法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编者的话:自从中国决心治理首都北京“大城市病”以来,关于建副中心、企业总部迁出等消息一直没有间断过。为解决人口过于集中带来的诸多问题,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其中一些或可为中国借鉴。(图为南非约翰内斯堡市区一栋新建筑。苑基荣摄)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万宇韩国首都首尔位于韩国的西北部,面积约为平方公里,仅占韩国面积的0.6%,却集中了约1/5的韩国人口,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人(年数据),超过许多世界大城市。在如此“拥挤”的城市生活,记者在每天早晚交通高峰乘地铁却极少遇到挤不上车的情况,人头攒动的景象并不多见。韩国《每日经济》中国研究所研究专员文裕根认为,北京市人口约为首尔的2倍,面积是首尔的28倍,北京正在着手解决严重的“大城市病”,韩国的经验可以作为借鉴。韩国经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腾飞,首尔市的人口开始呈几何级数增长,年人口超过万,年超过万,年超过万。人口急剧膨胀带来的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缺等一系列问题。年汉城奥运会举办后,首尔房价暴涨,与房地产投机一同到来的是住房供需矛盾的日益尖锐。年,为稳定房价,解决住房难,当时的卢泰愚政府制定了第一期新都市计划,在首尔市近郊的京畿道建设5座卫星城(新都市)。这5座距离首尔市中心半径25公里的卫星城在短短5年间就迅速建成,稳定了暴涨的房价,将年跌至69.8%的住宅普及率提升到年的74.2%,极大缓解了首尔的人口压力。除这5座卫星城之外,伴随年新都市二期的开发,京畿道附近的城市也迅速发展起来,构建起韩国的“首都圈”城市群。不过,由于新都市建设规划不足,操之过急,配套设施没跟上,这些卫星城建成初期大多沦为钟摆“睡城”,人口仍然集中于首尔。随着交通和其他商业教育医疗设施的逐步跟进,这些卫星城逐渐发展出各自特色,不再依附于首尔。从首尔到这些卫星城的交通都十分便捷,完全没有离开首尔的感觉。以一期新都市中的一山为例,年开始入住的这一卫星城现在人口近30万,小学21所,初中11所,高中8所;医院2间,医院1间;4家大型商场;1座体育场;一座大型公园。交通十分便捷,地铁、高速道路、公交枢纽一应俱全。由于“首都圈”城市群的成功,韩国现在近一半人口都居住在这里,而首尔市的人口却在逐年减少,现在已经降至万以下。而首都圈的过于集中又成了韩国政府新的问题。为均衡全国的发展,韩国前任总统卢武铉在竞选中提出了迁都的口号,这得到了韩国大部分民众的认同。虽然历经波折,行政中心城市世宗于年7月1日正式成立。该地区位于韩国中部,包括国务总理室、企划财政部、农林水产食品部、环境部在内的7个部门已经于年年底搬入世宗市的政府办公大楼。最后一批国税厅等6个部门也将于年年内完成搬迁,但韩国总统府、国会和外交部等部门仍将留在首尔。受“迁都”等政策影响,年“首都圈”纯迁出人数达人,中部地区的净迁入人口达3.5万人。据韩国统计厅1月数据,韩国“首都圈”迁出人口规模40年来首次超越迁入人口规模,而世宗市所在的中部地区的流入人口则逐渐增多,使得净流入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最高值。韩国政府预计,到年,世宗市常住人口将达到15万人,年和年有望分别进一步增加至30万人和50万人。虽然首尔曾是上世纪60年代韩国工业发展的领头羊,但由于地少人多,产业发展空间有限,韩国政府很早就有意识地推进分散战略,将许多工业产业迁移至地方,建设工业园区和工业城,韩国的蔚山和浦项就是依靠石化和钢铁等产业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年首尔的制造业生产者人数占全国的34%,而到年,这一比例减少到22%。首尔市的主要产业也从化纤、电子机械和服装等转变为现在的服装、通信和出版印刷。根据《首尔城市发展规划》,未来首尔市的产业发展重点为金融业、会展业、时尚产业、旅游业和高新技术等。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首尔市在年重整了公交车系统,在12条主要道路上划设了长达公里的中央公交车道,公交车的行驶速度提高了30%,到站时间误差减少到1-2分钟,日均乘客人数从年的万人次增加到年的万人次。今年中央公交车道还将延长20公里。在地铁站等交通枢纽,首尔市建立了多个私家车换乘中心,大大提高了公共交通使用效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