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自己穷吗?
如果你认为穷,
那是因为你还不知道,
老祖宗留下了一大笔遗产!
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遗
南通僮子戏
僮子戏是传承千古的详图戏剧,老一辈的南通人几乎都听过,多多少少对僮子戏都有一定的了解。但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关心僮子戏这个民间艺术。它是由古代通州民间的宗教祭祀仪式演化而成的,发展轨迹至少在千年以上。其唱腔并不多,特别是老百姓喜欢的悲腔,似哭如诉,常使台上台下一片嘘唏。
僮子戏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由僮子说唱到僮子串到僮子戏实验剧团到通剧,从而迎来了僮子戏发展的高潮。然而,僮子戏并没有盛行多久。随着电视普及,僮子戏已经很难再像过去那样大受欢迎,让人们下午两三点就去为晚上的表演占座。除了社区活动,你很难在城里看到僮子戏表演,它已经成为了需要被抢救个挖掘的民间艺术。
国家级非遗
如东跳马伕
如东“跳马伕”原是流传于如东一带的祭神舞。扮演马夫的人口衔银针,形似战马,身佩马铃,跳舞时铃声作响。每人手握一根银扦,称为“马扦”。整个舞蹈洋溢着浓郁战斗气息。
“脚站八字似座钟,腿臂微屈像劲弓;挺胸收腹须沉稳,气贯丹田身如松;跳踢颠磋讲扎实,迈步敦实肩微动;目光坚定不斜视,刚健质朴显威风。”非物质文化遗产《跳马伕》的传承人任乃贵用八句话概括《跳马伕》群舞的雄劲风格。
国家级非遗
海门山歌
海门山歌流传于海门一带,是江海文化特色符号之一。早在年,海门山歌就已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门山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即兴山歌,大多是农民在劳动中或劳动之余随口编唱,歌词有四句、六句或八句,内容大多反映劳动生活和男女爱情;另一类是叙事山歌,歌词长达数十句或数百句,歌中有完整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在音乐上,以山歌调和对花调为主,也包括大量的民间小调。在演唱方法上,主要是独唱和对唱。
有人会问“海门没有山,哪来的山歌?”这里用一首老的海门山歌来回答更合适不过了,记得开头几句歌词是这样的:“海门地区没有山,没山哪里来山歌?”“谁说海门没有山,金山银山千万座,千万座。”这里的“金山银山”指的是粮食棉花。海门山歌剧团是海门山歌剧种唯一的剧团,被誉为“江海平原一枝花”。海门山歌包括通东民歌和沙地山歌,都来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
国家级非遗
梅庵派古琴
梅庵琴派源于清末,是古琴历史中最年轻的流派,由王宾鲁、徐立孙开创,因始传习于梅庵而得名,采诸城琴艺,融合中西,平衡古今而成派。
徐立孙
南通有个梅庵书苑,会定期举办“梅庵听琴会”,许多朋友慕名而至;后来还有“梅庵古琴研习班”诞生,由梅庵派古琴传人及琴友授课,吸引了一大帮古琴爱好者。
国家级非遗
仿真绣
刺绣,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已有多年历史,自汉代以来,刺绣逐渐成为闺中绝艺,而仿真绣,又是刺绣工艺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南通仿真绣(沈绣),苏绣的一支,由明末清初的刺绣大师沈寿所创。既继承了苏绣平、齐、光、亮的特点,又吸收了西方绘画中明暗、色彩等特点,以针线来表现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将作品表现得立体写实、生动传神,常以油画、照片等来作为画稿,其中尤以人物表现见长。
印俊萍作品《簪花仕女图》
在南通市区中心、人民中路往南米,有一栋土黄色的二层小楼,绿色的常青藤爬满了小楼的外墙。这栋小楼就是沈寿艺术馆。这座艺术馆建于年,其所在地正是中国第一座刺绣学校——南通县立女工传习所的旧址。成立于年的南通县立女工传习所,几乎倾尽了沈寿毕生的心血。在沈寿艺术馆的二楼,陈列着一组历史照片和年前的刺绣实物,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发生在年前关于仿真绣的一段故事。
国家级非遗
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源自南宋民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以其色彩的亲和力,适用于做民间的各种日用品、装饰品。其主题多为表现平安、吉庆、富贵、福禄、长寿、爱情等。年,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非遗传承人:吴元新
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它可以做门帘、壁挂、台布、鞋帽、拎包、玩具等多种工艺品,尤其是蓝印花布时装,颇受欢迎。
国家级非遗
色织土布
南通是中国四大“土布之乡”之一,南通土布除了闻名遐迩的蓝印花布,还有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色织土布,其复杂的花纹,精细的工序,变化丰富的工艺,代表了中国手工棉纺织技艺的精华和最高成就。
但因工艺技术全靠艺人口传心授,正濒临失传,使得色织土布特显珍贵。
国家级非遗
板鹞风筝
我国风筝素有“北鸢南鹞”之称,北鸢是指北方的造型风筝,南鹞是指南方的板子类风筝。
南通板鹞风筝是“南鹞”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起源于北宋年间,因造型如平板而得名,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等工艺于一体,放上天,“得风则鸣,其声随风抑扬”,有“空中交响乐”之美誉。
国家级非遗
如派盆景
盆景艺术是我国园林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历史悠久,可考者有多年。在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不同流派,风格各异,争奇斗艳。而如派盆景则是当今公认的七大盆景流派之一。
年,如皋盆景造型技艺被列入南通市第一批非遗项目目录,第二年又成为省级非遗,年12月,如皋盆景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也是南通市第十个国家级非遗。在年荷兰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上,如皋盆景一举获得三项金奖,占盆景大赛金牌总数的三分之一。
精美的如皋盆景引得国外游客纷纷驻足欣赏
国家级非遗
季德胜蛇药
解放前,南通十字街头有个玩蛇的,很吸引人。他当场表演让蛇在手臂上咬一口,眼看肿起来,然后从身上掏出自制的黑色药饼,蘸上唾液涂抹创口,毒肿逐渐消失。这时有的看客会掏钱买他的蛇药。
这个"蛇花子"叫季德胜,从一出生,就一直跟蛇打交道,后来成为南通民间著名的蛇医,高湛技术享誉全国。
附名单目录
民间文学(共计8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1
Ⅰ-1
曹瘦脸儿的故事●
如东县
2
Ⅰ-2
魏二郎
通州区
3
Ⅰ-3
红娘子
南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4
Ⅰ-4
花子街●
港闸区
5
Ⅰ-5
南通范氏世家诗文●
南通大学
6
Ⅰ-6
南通灯谜●
南通市文化馆
7
Ⅰ-7
吕洞宾传说
启东市
8
Ⅰ-8
灶君菩萨的故事
启东市
传统音乐(共计1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9
Ⅱ-1
吕四渔民号子●
启东市
10
Ⅱ-2
十番锣鼓
启东市
11
Ⅱ-3
海门山歌★●
海门市
12
Ⅱ-4
马塘锣鼓
如东县
13
Ⅱ-5
新店山歌
如东县
14
Ⅱ-6
梅庵派古琴艺术★●
南通市文化馆、崇川区
15
Ⅱ-7
陆家锣鼓●
港闸区
16
Ⅱ-8
通东民歌●
海门市
17
Ⅱ-9
通州民歌●
通州区
18
Ⅱ-10
里下河号子
海安县
19
Ⅱ-11
丰利渔民号子
如东县
20
Ⅱ-12
永安沙山歌
如皋市
21
Ⅱ-13
江安号子
如皋市
传统舞蹈(共计1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2
Ⅲ-1
跳财神
通州区
23
Ⅲ-2
抬判●
通州区
24
Ⅲ-3
荷花盘子舞●
通州区
25
Ⅲ-4
浒澪花鼓●
如东县
26
Ⅲ-5
跳马伕★●
如东县
27
Ⅲ-6
泼花篮
如东县
28
Ⅲ-7
钟馗戏蝠●
如东县
29
Ⅲ-8
如皋莲湘●
如皋市
30
Ⅲ-9
倒花篮●
如皋市
31
Ⅲ-10
耥子灯
如皋市
32
Ⅲ-11
海安花鼓●
海安县
33
Ⅲ-12
海安苍龙舞●
海安县
34
Ⅲ-13
海安罗汉龙●
海安县
35
Ⅲ-14
常青花担
如皋市
36
Ⅲ-15
荡旱船
如皋市
传统戏剧(共计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7
Ⅳ-1
杖头木偶戏●
如皋市
38
Ⅳ-2
童子戏★●
通州区
曲艺(共计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9
Ⅴ-1
评弹北调
启东市
40
Ⅴ-2
莲花落●
海安县
41
Ⅴ-3
唱麒麟
海安县
42
Ⅴ-4
唱凤凰
海安县
43
Ⅴ-5
洋钎说书●
启东市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共计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4
Ⅵ-1
石港戏曲谜盘
通州区
45
Ⅵ-3
南通长牌
南通市少儿书店有限公司
46
Ⅵ-4
戚家拳
海门市
47
Ⅵ-5
王家拳
通州区
传统美术(共计1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48
Ⅶ-1
南通木版年画●
通州区、南通乙目广告装潢有限公司
49
Ⅶ-2
南通仿真绣★●
南通博物苑、南通市沈寿艺术馆
50
Ⅶ-3
剪纸(海安剪纸)
海安县
51
Ⅶ-4
南通灯彩●(角斜灯彩)
海安县、南通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52
Ⅶ-5
红木雕刻●
如皋市、如东县、通州区、崇川区、南通永琦紫檀艺术珍品有限公司
53
Ⅶ-6
南通面塑(如东面塑)
如东县、南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54
Ⅶ-7
葫芦工艺
海门市
55
Ⅶ-8
南通彩锦绣●
南通市工艺美术协会(商会)
56
Ⅶ-9
南通丝绸剪贴
南通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
57
Ⅶ-10
南通烙画
如东县
58
Ⅶ-11
南通灶头画●(启东灶头画、里下河灶头画)
启东市、海安县
传统技艺(共计43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59
Ⅷ-1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通州区
60
Ⅷ-2
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
南通市文化馆、港闸区、通州区
61
Ⅷ-3
南通色织土布技艺★●(通海布艺)
南通百草千花土布研究所、启东市、海门市
62
Ⅷ-4
海门颐生酒酿造技艺●
海门市
63
Ⅷ-5
脆饼制作技艺(西亭脆饼制作技艺●、丁堰脆饼制作技艺)
通州区、如皋市
64
Ⅷ-6
通派盆景技艺(如皋盆景造型技艺★●、通派盆景蟠扎技艺)
如皋市、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65
Ⅷ-7
如皋董糖制作技艺●
如皋市
66
Ⅷ-8
海安勾针技艺●
海安县
67
Ⅷ-9
南通扎染技艺●
南通市工艺美术协会(商会)、海安县
68
Ⅷ-10
如皋丝毯织造技艺●
如皋市
69
Ⅷ-11
林梓潮糕制作技艺
如皋市
70
Ⅷ-12
白蒲茶干制作技艺●
如皋市
71
Ⅷ-13
白蒲黄酒酿造技艺
如皋市
72
Ⅷ-14
如皋风筝制作技艺●
如皋市
73
Ⅷ-15
如皋香袋制作技艺
如皋市
74
Ⅷ-16
提线木偶制作技艺
如东县
75
Ⅷ-17
石港腐乳酿制技艺●
通州区
76
Ⅷ-18
南通缂丝织造技艺●
港闸区
77
Ⅷ-19
南通甜包瓜腌制技艺
港闸区
78
Ⅷ-20
南通铜香炉浇铸技艺●
崇川区
79
Ⅷ-21
柞榛家具制作技艺●
南通大学柞榛家具文化研究所
南通汉典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
80
Ⅷ-22
南通嵌桃麻糕制作技艺
南通麦蒂酥食品有限公司
81
Ⅷ-23
南通古典家具仿旧技艺●
南通美霆紫檀家具有限公司
82
Ⅷ-24
南通瓷画烤制技艺
南通健雄瓷艺有限公司
83
Ⅷ-25
南通竹艺(永泰竹刻、胡集竹编技艺)
南通五山工艺美术研究所、如皋市、海安县
84
Ⅷ-26
南通藤编制作技艺
南通永琦紫檀艺术珍品有限公司
85
Ⅷ-27
南通老船木制品制作技艺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86
Ⅷ-28
栟茶蛏干汤煨制技艺
如东县
87
Ⅷ-29
海门羊肉烹制技艺
海门市
88
Ⅷ-30
启东芦编工艺
启东市
89
Ⅷ-31
南通花露烧酒酿制技艺
崇川区
90
Ⅷ-32
通作家具拐儿纹制作技艺●
崇川区
91
Ⅷ-33
玉木镶嵌家具制作技艺
崇川区
92
Ⅷ-34
南通装裱技艺(兴仁装裱技艺)
南通市装裱艺术家协会、通州区
93
Ⅷ-35
南通棕编
港闸区
94
Ⅷ-36
四安木杆秤制作技艺
通州区
95
Ⅷ-37
刘桥菜刀制作技艺
通州区
96
Ⅷ-38
正场熏糕制作技艺
通州区
97
Ⅷ-39
白蒲蟹黄鱼圆制作技艺
如皋市
98
Ⅷ-40
如皋萝卜干制作技艺
如皋市
99
Ⅷ-41
里下河小方糕制作技艺
海安县
Ⅷ-42
冰雪酒酿制技艺
海安县
Ⅷ-43
糯米陈酒酿制技艺●
海安县
传统医药(共计5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Ⅸ-1
季德胜蛇药制药技艺★●
南通精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Ⅸ-2
王氏保赤丸制作技艺●
南通精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Ⅸ-3
黄氏玉容丸制作技艺●
如皋市
Ⅸ-4
朱良春益肾蠲痹法●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Ⅸ-5
金荞麦合剂研制技艺
医院
★国家级10项,●省级53项,市级项。
注意!注意!以上并不是全部!
日前,南通市政府下发《市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我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今年,南通新增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9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6项。新增项目中包括了九狮图、大凳舞等传统舞蹈类3项,青石雕刻、掐丝珐琅画等传统美术类2项,陡锅米榍饼制作技艺、如皋酱油酿造技艺、南通“八碗八”制作技艺等传统技艺类11项,陈氏骨伤疗法、肿溃灵膏制作技艺等传统医药类2项,哭九千七等民俗类1项。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有如皋市申报的传统戏剧童子戏、传统美术类的南通灯彩(如皋灯彩)、传统技艺类的南通棕编,如东县申报的传统技艺类的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哨口制作技艺),南通市工艺美术学会申报的传统美术类的红木雕刻(南通红木小件制作技艺)、红木雕刻(丝翎檀雕)等6项。
至此,南通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项,省级项目53项。
这些都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遗产,
流传至今,都是无价之宝!
希望这些珍贵的遗产可以代代相传,
让我们的后人都能继承这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通政府、南通非遗、网络综合整理
若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