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驳风那里治得最好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608/6314286.html
房地产短期看政策的导向,中期看土地的拍卖情况,长期看人口的发展。普通百姓认为,人口的出生率在不断的降低,未来的房价就会如马云说的一样:买房子就像是买葱一样。
今天我阐述的观点,可能会引起质疑,也会受到大众的反驳,但是我还是得说明,人口降低,房价就会大跌的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看待房地产发展,以及城市的发展规律。
城市与农村分化
谈到农村这个话题前,展现在你的印象中,当下的农村和你曾经呆过的农村还一样吗?现在进入到农村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能看到多一些年轻人,特别是春节后村里还能剩下几个青壮年。原来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现在也已经并到乡镇上,农村的人口正在以缓慢的速度消失。
城市的繁华不分日夜,送外卖可以送到凌晨,代驾可以通宵达旦,现在连超市配送也能到送到凌晨12点。各大城市的人口流入增长主要还是集中在华东,华南,珠三角等地,西北部的人口持续在流出,东南沿海城市的人口并未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继而可以很确定,未来再过20年,城市的人口密度依然要高于农村的人,这种现象只会递增不会缩减。从东京,首尔,这两个大城市就可以看出,城市的人口密度几十年以来仍然处于高位,而农村的人不断的缩减。且韩国的出生率已经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但是城市的房价仍然处于高位。
因此可看出,城市仍然会有众多流动人口,房价也不会像大家所说的会有暴跌的现象,现在买不起,未来你可能还是买不起。
虹吸效应明显
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虹吸效应:物理上指由于液态分子间存在引力与位能差能,液体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虽然水两边大气压强相同,但由于水位差,水压大的一边由于重力下,水压小的一边由于大气压上流,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加水压相等。
从城市的角度上看可以这么理解:大城市周边有诸多的小城市,因为大城市更容易就业,福利更好,生活配套更加齐全,导致小城市的人口不断的流入大城市的一种现象。
这种情况十分的普遍,一线,准一线城市不断的在增大增强,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这种大型城市就是典型的例子。当地人不多,每年增加的人口均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打工族,当他们有能力的时候,就会成为准城里人了。
我个人觉得虹吸效应主要的还是经济收入不平衡导致,从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福州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而南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从南平乘坐高铁到福州只要5分钟的时间,开车也不过2个小时以内的时间,虹吸效应已经非常的明显,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速度越快,大城市的吸引力也就会越强。
这里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出,你们认为未来人口缩减后,房价会大跌的情况基本不会在大城市的发生,反而是四线,五线这种小型的城市更应该提前把房子卖了。
资产都在房子里
数据显示,总共有4.95亿个家庭,其中城镇家庭的数量达到2.4亿个,欠下银行房贷的家庭是4.4%,大概在1.05亿户。
资料还显示,普通家庭资产达到00多万,而房产就占到家庭资产总数的77%,另有2%才是金融资产。而在这些房产当中,很大一部分是欠银行的贷款还没有偿还。当然还有很多普通家庭的资产达不到00万,即便是在县城购房,或者是自建房,也有多数家庭的资产都在房子里。
年人均收入元,老百姓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要用于偿还月供,扣除20%的中产以上的人群,还有80%老百姓生活是很拮据的,买套房子一家人的工资用于生活与月供。
各种数据已经证明,中国的房地产是不仅是民生,更是老百姓的主要资产,这个资产实在是太大了,房价不断的缩水,最后导向的结果便是老百姓辛苦赚来的钱,随着泡沫一起消失。
这种情况下,稳房价的意义就变得更加重要,即使未来的人口缩减,但是只要房子没有变现,仍然是老百姓的最主要资产,房价大跌的概率与可能性并不大。
房价短期内波动属于市场经济的一种正常波动,从长远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的在拉动经济的增长,一直持续到年。近几年由于俄乌战争,美国贸易战,加上疫情三年导致经济衰退的现象,这并不是中国出现这种情况,全世界都是如此。
对于经济复苏的周期需要时间去发展,房地产过去十年发展过快,开发商利用杠杆撬动资金,开发更多的项目的时代已经过去。房地产新的周期已经到来,不论今天站在哪个角度去看待房地产未来的趋势,城市的房价并不会像大家口中说的那样:出生率这么低,未来的人口缩减,房价就会大跌的情况。
房产教练周小方,做客户的房产教练;
更多内容可看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