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储亚平带领驻豫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第三组到信阳市平桥区专题调研关于保护和利用湿地、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市区领导乔新江、张国晖、郑志强、柳自强、倪天成、郑春、黄家新陪同调研。
调研组来到平桥区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察看、听取汇报等方式,了解了平桥区在保护和利用湿地、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平桥区委副书记、区长柳自强介绍,为更好地保护平桥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平桥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平桥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管理的决定》、《关于加强平桥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禁止违法建设的通告》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了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体制建设,建立了统一协调、事权明晰、责权对等的管理机构,着力构建统一管理、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长效管理机制,目前,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内,水质良好,植物充沛,基本保持自然状态,野生动物栖息环境无人为干扰。
调研组对平桥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将保护和利用湿地、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重点抓好湿地、水生态资源保护等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希望平桥区进一步完善法规、强化监管,推动各部门采取更加系统、更加精准、更加严格的措施,为群众创造更加宜居的良好环境。(文/平桥广电中心包龙)
千万莫眨眼,一大波儿平桥湿地公园的高清美图,为您奉上!
平桥两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境内,主要包括浉河、东双河、杜河、南灌渠、七龙溪及周边部分缓冲区域。
湿地公园北依浉河,南沿杜河与七龙溪,东至京港澳高速,西以琴桥、东双河为界。湿地公园总面积.0公顷,湿地面积.1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90.6%。
两河口湿地属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区域典型的河流湿地,公园内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突出的特点是复合型湿地类型、南北兼容生物多样性。
公园内多样的湿地类型和良好的生境状况,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据统计,有维管植物科属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银杏、水杉2种,榉树、乌苏里狐尾藻、野菱、野大豆、莼菜、莲、金荞麦和中华结缕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34目63科种,包括黑鹳、金雕、秃鹫在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
湿地公园属于淮河流域上游重要的永久性河流,由杜河与东双河在两河口汇聚,经过米的宽阔河道,再次汇入浉河,形成了独特的三河两次汇聚的奇特湿地景观。
公园内有纵横交错、水域宽广的自然水面,荡舟河中,你可看到碧波荡漾,蒲苇婆娑,荷花飘香,鸟鸣鱼跃,水草千姿百态,水胡芦随风飘浮;更可看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动人画面;也可以看到“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美丽景观。
公园内河边芦苇丛生、水鸟翩飞的宽阔库塘,岸上茂密的翠竹,生机勃勃的输水河、蜿蜒的乡村溪流和湖中小岛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和湿地景观、自然景观完美衔接。(平桥新闻网组稿图/平桥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