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节奏。1月、2月,随着国内疫情的愈发严重,世界各国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暂停了赴华航班。这对于在海外想要回国的中国人、华人华侨来说,尤其漫长。
3月份开始,国内的疫情状况明显好转,但是国外的疫情,尤其是欧洲和美国,却始料未及地开始大爆发。眼看着美国、伊朗、英国等国家的确诊数量大幅攀升,但政府在短时间内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大家纷纷想回国避难,于是回国的机票一路水涨船高,有的甚至达到了天价。
糟糕的是,回国的这条路随着各国防疫政策的逐步变严变得越来越困难。早在1月份,加拿大航空就率先宣布停飞中国大陆的航班;随后,美国的三大航司美联航、美航和达美也于2月初停航。3月底,香港、澳门、台湾均宣布禁止转机前往中国内地……
3月28号开始实施的史上最严的“五个一”政策更是雪上加霜。从这天起一直到6月底,中美之间的直飞航班只剩下可怜的每周4个航班,而在疫情之前会有大约个航班,相当于骤减99%。对于往返中美两国的乘客数量来说,每周4班的回国飞机处于明显的供不应求的状态。大家之前买的机票被不断取消,而在“五个一”政策实施后每天刷票成了占据生活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从来没觉得能买到一张票是如此幸运的事!由于中美直飞航班骤减,多数乘客选择美国→中转国A→中转国B→……→中国的路线,为了回国,不得不来一次史上最不愿意的环球旅行。
6月中旬之后,随着国内疫情的根本好转,美国三大航司开始有限度地恢复中美直飞航班;但随之而来的是民航局的“奖励和熔断政策”,即一个航班入境中国之后被检测出阳性的乘客数达到5个的,暂停该航班1周(现在已改为2周);达到10个的,暂停该航班4周。
第1道坎--购买机票
能够回国的前提当然是要能买到机票。虽然从7月份开始到现在,中美之间的直飞航班已经逐步恢复到每周18个班次,其中中方航司8个,美方航司10个,比五个一政策实施之初确实要好买不少。但相比于庞大的回国群体来说,购票依然十分紧张,提前几个月买才是很保险的事情。离起飞时间越近的机票不仅数量更少,而且票价也基本是天价。有的乘客图方便、或者因为老是刷不到票,就找到了第三方票代、票贩子购票,结果遇到了骗子,付出了钱和泪的代价,实质性地影响到了回国的计划。第2道坎--熔断政策
这一政策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即使成功买到了某一天的机票,但因为之前的航班到中国后确诊的人数达到5个/10个之后,买到的这一趟航班被熔断不能起飞。也就是说,自己能不能飞的命运,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决于之前飞的乘客的情况,而不是自己。
比如,11月8日从洛杉矶飞往天津的CA航班,入境之后在隔离期内相继确诊10例,直接导致了后续11月29日、12月6日、12月13日和12月20日的4个航班熔断。要知道,每一趟能飞往中国的航班的座位数都是十分珍贵的,4个航班加起来受影响的乘客数估计在上千人。
按照先前的计算方法,某一日期的航班的确诊人数会直接导致3周后对应航班的命运。我的航班是12月23号,所以12月2号航班入境后确诊的人数会决定我们这个航班到底会不会熔断。按照惯例,“上海发布”和“健康上海”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