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网友提问为什么印度比中国更发达

“印度在高科技部门和服务部门占有优势,这些部门的员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中国的优势在制造业,那些部门只提供低水平工作,招收农民和低素质工人。”

▲中国企业车间

ThasifSheik苹果操作系统程序员,热爱印度历史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当然,印度在基础设施和官僚腐败方面令人失望。但我还是自豪的说:在许多方面,印度更发达。

首先,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独立。

中国是个共产主义国家,拥有强大的中央政府,掌控着全部的资源、资本、人力,这有利于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

印度在她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许多方面面临着许多阻碍,比如公众暴乱,东北诸邦的政治不稳定,还有最重要和最困难的:各邦的语言也是五花八门。虽然我们整合了所有的资源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们没有丧失我们印度的长久以来的社会关系网:民主。

▲印度IT业发达

印度比中国更好

1.印度的人口分布比中国更据优势(抚养率:中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更多)(DependencyRate抚养率:指在总人口中,儿童和老人与其他人口的比率。)

2.与俄罗斯和中国相比,印度有更长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历史。

国有经济只占GDP的14%,中国是60%以上。你也知道国有企业的竞争效率是怎样的。

3.印度的资本市场比中国的更开放。

4.印度储备银行(RBI=ReserveBankofIndia)不受政府的影响,中国则不是。

5.由于印度的出口基本上是由服务业构成,它的波动较小。中国的出口是制造业商品,易受周期性影响。

6.印度的储蓄率高,不过也没影响国内消费。

7.印度的优势:英语,新闻自由,健全法律系统。

▲印度人口分布较中国更均匀

SivapradeepReddy正在努力的搞懂印度的问题……

恩,对,印度比中国更强大,不过也只是在服务业和少数高科技制造业。(在读了你的描述我才明白的!)

简短回答,造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是由农业经济直接发展到服务业经济而大部分发达国家也包括东亚国家是由传统的农业到制造业最后到服务业的,这样可尽可能吸纳掌握技术和没掌握技术的劳动人口。

正式回答:从农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大概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给印度带来了高速的GDP增长。本质上,服务业是要专业人士来做的,比如掌握技术的人才,而没有技术或技术不高的人是不行的。在发达国家,给技术人才付更少的薪水同时在他们身上攫取最大的工作效率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是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IT产业很好,因为它们依靠发达经济体的市场。在这样转变中的一个负面结果是:虽然GDP增长了,但失业率也增长了。最近几年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政府发起了“印度制造”计划,用来解决没技术的众多劳动人口的就业。失业率的降低,持续的增长,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里。

▲印度制造业几乎与大规模不沾边

尽管有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但在印度,向制造业的转向却被跳过了。

我试着以几个例子来解释下:

有这样的一个法律:“工业纠纷法”,里面有这么重要的一条:如果公司的员工超过人,那它需要得到邦政府的同意才能减少或辞退员工。

后果:由此,中型企业发展乏力,他们缺少资金,也不愿雇人。但拥有充裕资金的企业如汽车行业,制药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培训员工也愿意在人力资源方面投资。所以,印度的制造业主要是汽车、制药。

还有另外一部法律:“工会法”。在一个最少拥有7个员工的公司里,你可以组织不同的工会。

结果:这也就是鼓励公司保持尽量小的规模,尤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里。这也导致了无组织单位的成长,这对政府收入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还有“劳动合同法”。它规范和限制了合同工的使用,因此限制了正式员工和合同工的合适度。公司也不能利用自身的优势来使用合同工来提高生产力和利润,所以也缺乏兴趣对他们进行投资。

政府最近发起的“技术印度”运动有望能改正这样的做法。

也有些邦的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付最低工资,但在某些制造产业里这是不可能的。

还有“土地收购法”,它太冗长了,完全有利于农民,任何的变动都会激起政治上的对立。记住:土地是任何工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莫迪力推"印度制造"计划

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不清楚他们国内的法律法规。不过我可以说正由于他们的制造业是由出口带动的,他们的经济被很好地整合到了全球贸易中了。

怎么去做?

在中国、韩国的经济开始现代化时,他们非常清楚:制造业和就业率只有在有需求时才能增长。但他们缺少能做出口的最国内企业,所以他们把自己融入到全球生产网(GPNs=GobalProductionNetworks)模式中。在这过程中,这种跨国界进行中间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翻了数倍。你可以在任何小的电子配件中看到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建立起许多小企业,这些小企业并不生产成品而是发挥自身的优势。印度的制造产业由于各种进口税保护措施而没有进入这个过程,除了汽车产业。通过保护本土产业,也打击了他们的效率和生产力。

以汽车产业为例,印度从全世界进口了各种部件并在此进行最后的组装,这个过程需要许多人工,所以汽车产业相对更发达。同时,在IT产业中,与全球生产网模式对应的是全球交付模式(GDM=GlobalDeliveryModel)。任何一个从事IT产业的人都会说全球交付模式效费比高,能带来最大的生产力。现在,印度总理莫迪正为了“印度制造”而马不停蹄地飞往世界各地,为的是让我们的制造产业也能成为出口导向产业,就像中国三十年前一样。

▲印度汽车组装工厂

前途:在吸纳技术人才方面,服务业快达到了饱和状态,它不能采用无技术的人,除非他们受了教育,不过这就是另一个挑战了。

为了让制造业有强大的竞争力,政府必须把我们的产业转变成以出口为导向的产业,尤其要带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食品加工等等。这些产业可以吸纳无技术和技术不高的劳动者,这样就可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通过把“印度制造”整合到全球生产网中,我们本土的制造产业可以找到新的市场,这样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印度政府力推的印度制造

EtherLan在中国学习

我认为印度能赶上中国唯一的地方就是人口和污染。

中国有许多高技术公司。大多数印度高技术公司是为西方公司提供服务。但中国公司不仅为其他公司提供服务,同时也有自己的产品。

我们知道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年,世界个主要工业产品,中国有个居世界第一。如果我们把中国所有世界第一的工业产品做个列表,那会令人眼花缭乱,数也数不清。所以我们这里只列举一些让人熟悉的、在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的工业产品(当然为了让大家有更深的印象,我们会列举一些重要的产品指标,和年的指标相比,看看有哪些重大变化。)

年,中国的生铁产量是6.58亿吨,居世界第一,占了世界总产量的59%。年,中国的生铁产量是万吨,增长了17.9倍。

年,中国的粗钢产量是7.17亿吨,占了世界的46.3%(世界粗钢的总产量是15.5亿吨),居世界第一,比第二到第二十的总和还多。年是万吨,增长了21.6倍。

年,中国的煤炭产量是36.6亿吨。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其产量占了全球产量的一半。年是6.1亿吨,增长了5.6倍。

年,中国水泥产量是21.84亿吨,居世界第一,占了世界产量的60%。年是万吨,增长了32.5倍。

年,中国的电解铝产量是.3万吨,居世界第一,占了世界产出的65%。

年,中国的精炼铜产量是5,,吨,占到世界总产出的24%,是世界最大的铜生产国。

年,中国的化肥产量是万吨,是世界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占了世界产量的35%。年.3万吨,增长了6.9倍。

年,中国的汽车产量达到.18万辆,连续数年居世界第一,占了世界产量的25%。年是辆,增长了.25倍。

年,中国的造船量达到万吨,世界第一,占世界的41%,尽管比前一年少了21.4%。

年,中国的彩电,手机,集成电路产品也居世界第一,分别占了世界的48.8%,70.6%,90.6%。年,中国生产了世界电脑的68%,冰箱的65%,空调的80%,洗衣机的44%,70%的微波炉和65%的数码相机。

根据一些报道,印度的污染比中国的还严重。当我听到这消息时,我很疑惑。我只想知道印度是怎样做到的??

▲印度环境污染

AyushRaj

首先,你的陈述是非常的矛盾而且完全错了。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中国比印度更发达?”

事实是从年开始,中国比印度和几乎所有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都要快,在年时,印度比中国要富有。

今天,每个中国人赚的钱是每个印度人的三倍。像其他的发展指数如医疗和教育,你会发现中国仍比印度好。

从你所做的陈述上看,印度比中国要好,事实并非如此。就像比较德里和昌迪加尔(印度昌迪加尔是从平地兴建起来的新城市,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干旱的平原上,市区多法国式建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显示,全世界72%的文盲人口集中在10个国家,这些国家的文盲人口达5.57亿,其中印度居首。(图片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

德里有更多的高技术产业和更多的工作机会,而昌迪加尔少得多。自然德里的生活水平比昌迪加尔更高。同样,你可以去查下所有的发展指数如文盲率、平均寿命、收入(除了污染),你就会发现中国表现更好,中国人比任何地方的印度人有更高的生活水平。

中国的高度发展还体现在这样的一个事实上:虽然印度有许多人在从事高科技行业,不过在许多城市里却又更多的赤贫的农民和劳动者。另一方面,在中国,很多工作虽然不是那么的含金,不过每个人却基本上都可以有,国家层面上的贫困基本上快消除了,印度还不是这样。

本文为军武特约作者供稿

平时我们黑阿三也就图个乐,但小编觉得还是要重视一下这个对手,因为跟中国的部分网民相比,印度网民还是很清醒的,起码能理智地分析中印之间的差距。

大家对文章中老外的观点是怎么看的呢?欢迎通过下方写留言功能说出你的看法。

今日福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jt/12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