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什么老是抢中国的文化军情晚报

贵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171105/5817684.html

为毛韩国觉得什么都是它的?难道是女团太多!

大约从本世纪初起,隔壁邻居韩国开始把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文化说成是他们的,比如,孔子是韩国的,孙悟空是韩国的,活字印刷也是韩国的等等。照这个趋势,似乎过不了多久,中国历史就得重新书写了。不过,这件事也得分两面看。

一方面,不排除国内某些媒体为了博眼球、赚流量,道听途说编造一些话题新闻,韩国驻华大使馆曾就此专门辟谣,韩国一个小哥也特意拍了个视频说明大多数韩国人都认为孔子是中国的。

▲孔子像

另一方面,此类消息也不是空穴来风,韩国大使馆也承认,韩国国内确有学者发表过中国文化源于韩国的言论。然而,韩国官方的真实态度在平昌冬奥会八分钟宣传片中展露无遗。

▲平昌8分钟,韩国展示“自己的特色”古筝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出现的活字印刷术

什么时候成韩国的了?

作为一部展示韩国核心文化的宣传片,里面出现了活字印刷、古筝、水墨画等众多中国元素。这说明,就中国文化这事来说,韩国官方否认的只是个别具体事项,在另一些具体事项上则是支持抢占中国文化。

当中国网民指责韩国「剽窃」中国文化时,大多数韩国人觉得很冤枉,认为他们并没有抢中国的文化。在他们看来,那些文化就是韩国文化的一部分。当一个人装睡,你自然是无法叫醒的。韩国人对自身文化迷之自信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韩国很重视传统文化

中韩交往历史源远流长

中韩两国同为东亚文明古国,交往历史超过两千年。这种交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不对等的。朝鲜半岛一直处于被征服、被隶属的境地。朝鲜半岛以儒家文化为主,主要使用汉字。

直到年,世宗大王创立了28个字母的韩文,韩国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文字。但韩字当时并不是为了全面替代汉字而创造的,只是用来编纂那些国家机密文书或标榜王朝正统性的书籍等,其他大多数书籍仍然是用汉字编纂的。

从这一点来说,中韩文化实际上是师父和徒弟的关系。只不过,这个徒弟过去一直对师父不大服气,现在终于表现出来了。此消则彼长,韩国人这么做,与我们中国人自己也有关系。

▲世宗大王雕像

中国自身对历史文化不够重视

中国人自己认为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但细究的话,我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曾不同程度地摧残过中华文化。

这种行为,从先秦就曾出现,特别是满清统治期间。在韩国人看来,中华文化从那时候就断根了。因为韩国历史上一直认为辽河流域是他们的领土。满族在他们眼里就是蛮夷。

从当时韩国、日本的一些书籍看,他们以四点判定汉唐中国文化已经沦丧。此四点分别是丧礼用乐,崇拜佛陀和关公而不是孔夫子,男女无别、内外不分,经商之道盛行。

所以,满清之后,韩国人认为中华文化转移到了韩国,一直到今天,「明亡之后无华夏」的论点在韩国学界很有市场。韩国(包括朝鲜)的传统服装,依然是沿袭了明朝的风格。而中国最为世界所熟悉的代表性服装,则变成了产生于近代的「旗袍」。

▲韩国(包括朝鲜)传统服装

▲点击上方即可购买商品

当我们在纷纷扬弃所谓的「糟粕」时,昔日中华文化的旁支则全盘接纳。所以,难怪韩国人认为,他们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

中国国内实际上也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韩国、日本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保存的比中国大陆好。

韩国经济发达后想做文化巨人

尽管韩国早就判断他们继承了纯粹的中华文化,那为什么到近些年才冒出来呢。最重要的是韩国现在有钱了。经过战后四五十年的发展,韩国目前已经跨入发达国家行列。

当经济上成为巨人后,韩国人当然需要文化上具备相应的自信。上个世纪90年代初,韩国文化部制定了《文化发展十年计划》,推动韩国文化与世界接轨。在「世界化」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我们经常看到的抢中国文化的现象。

这一点,其实也好理解。当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之后,也对中国动起了心思,先是以吞并琉球、侵略台湾做试探,验出大清朝的实力果断入侵。以日本当时的想法,整个东亚都是他们的,包括文化。

▲明治天皇

韩国崛起的时间晚了点,军事入侵基本不可能了,就在文化上动脑筋。所以,这几年韩国人除了抢中国文化,还把抢来的文化国际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申遗」,以此作为走向文化强国的捷径。

为强国寻求文化支撑

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骨子里都有一种做大国的梦想。在发展大国文化的过程中,中国就成为一个绕不开的存在。

为了在文化上不被中国矮化,韩国否认了世界公认的「箕子朝鲜」说,也否认了《史记》中关于朝鲜的记载,而是搬出了太阳神的庶子「檀君」,一下子把自己的历史考证到比中国多了约一千年。

▲传说中的「檀君」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社科院编的《世界通史》因为沿用了中国等国家关于朝鲜的历史划分,激起了朝鲜历史学博士、教授金熙亨等人的强烈抗议。

这位金教授甚至从中国学者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中关于「铁字的古字是銕,是东方夷族首先发明的冶铁术」一句话,就认为是古朝鲜发明了冶铁术,可算作抢中国文化的先祖了。

最近这些年,韩国文化的确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韩流」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肯定会进一步激发韩国人的文化自信。可以预见的是,自信的韩国人还会在文化领域跟中国人抢东西,我们怎么办?

▲韩国宗庙祭礼

克服傲慢情绪,加强对韩国的研究

不可否认的是,当我们谈论韩国抢中国文化的现象时,很多时候或多或少带有一种傲慢的偏见。这种傲慢有时妨碍了我们对韩国的正确认知。或者说,除了傲慢引发的跟风和愤怒,我们对韩国其实并不了解。

比如,引起热评的有关韩国抢我们端午节的消息,事实上,江陵端午祭在韩国也有着上千年历史,而且除了时间上相近,双方祭祀的由头和内容完全不同。如果能多了解一点,也就不会闹出此类乌龙。

▲江陵端午祭

令人尴尬的是,中国直到近些年才重视起来。更尴尬的是,中国的端午节,是在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之后才成功「申遗」。事实上,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韩国人走在了我们前面。承认这一点,远比没来由的愤怒更加重要。

其次,以我为主,不被带节奏

尽管韩国是经济发达国家,但无论从哪一方面看,中韩都不是同一重量级。对于中韩之间的文化纠纷,无论是媒体故意「标题党」挑事也好,还是韩国的确是有实际行动也罢,我们都没必要太上纲上线。套用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

文化不像专利,它不具有排他性。「中华文化圈」讲的就是文化辐射力,如果太计较是谁首先发明的这类事,就丧失了文化本身应具有的意义。打个比方,都知道活字印刷是中国发明的,那韩国人用在了宣传片中,我们难道还要找他收费不成?

作为一个世界公认的大国,我们应该保持应有文化自信,致力于做好自己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对于类似韩国这样的文化「挑衅」,不要像炮仗一样一点就炸,多点耐心和信心。

▲韩国拔河申遗成功

须知,真正的自信,从来不是靠打嘴仗建立起来的。

▲最后放松一下,缓解下气氛

-作者简介-

本文转载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ouere.com/sely/120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