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了病痛以后,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才知道身体的重要、健康的重要,才晓得医学的重要。医圣张仲景家族二百多人,不到十年去世三分之二,这对他的影响不是常人所能理解的了。所以学好医,运用好医,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是极为有利的。那到底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生了病到底是看中医还是西医,这是很多人都要考虑和选择的。
要把中、西医说明白,我还真是水平不到,这个话题太大,但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也愿意一试,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对中西医有个大概印象。我是学中医的,中医药院校毕业的,对中医自热无比热爱,所以先说中医。中医是什么?中医现在是无处不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服务、产品、广告都有中医的身影。到底什么是中医,中医就是中国古人在古时候治病的一套办法,是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一直到今天,她也在演化,今天的中医与历史上的中医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了。有人认为现在的中医已经脱离了本源,因为本源在历史演变过程中丢失了,甚至在中医创立的初期就丢失了,后世流传的仅仅是对其一个部分的发展。这个说法有道理,也许我们丢失了很多宝贵财富,但我觉着还是要从临床出发,接受现实,去发展现在的中医,我们可以把她命名为现代中医。
临床上的现代中医是这样的情景:在医院里,执业中医师按照《中医诊疗常规》,为病人辨证论治,开具中药处方,由执业中药师审方配药,或采用其他的中医传统疗法如针灸、推拿等进行治疗,从合法、合规、医保等方面来看,这是国家所主推的;还有在药店里,由具有中医资质或没有中医资质,甚至没有行医资质的老大夫或者叫坐堂医;还有在家里自己干,祖传的,声名在外,开中药,卖膏药;还有就是哪里的谁谁谁有个好偏方,专治什么病;或者有一技之长,关节复位、治跌打损伤;还有些其他奇奇怪怪的,看上去加了中草药,有点中医意思的乱七八糟的治疗方法;还有各种中医养生、各种中医减肥、各种火疗;小时候赶大集还能看到开碑、碎大石,表演气功,卖药的;现在广告上中西医结合治病、保健等等。大家觉着中医很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这种情况西医比较少呢?
原因很长:1、西医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因为他源头相对清晰,比较系统,比较规范,可以标准化操作,流水线作业,虽然受科技限制,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还比较欠缺,但就已知的而言,他很清楚、很明白,国家方便操作,国家有了钱了,买上设备,买上技术,很快就发展起来了,便于普及推广,便于管理。而中医一直就是朦胧美,理论可以自圆其说,但应用时讲究辨证论治,千变万化。西医的诊疗指南,执行就是了,不执行就不对,就看错了。中医的诊疗常规就像是参考书一样,也就是看看就行了,大家都信秘方,不信诊疗常规。所以第一个原因实际上是中医不能流水线操作。
2、很多人多中医疗效表示怀疑,钟南山院士说中医的可贵之处在于治未病,这句话让很多人扭曲为钟南山说中医不治病。请记住我的话:中医是绝对有效的。以中药为例,中药是怎么发现的。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古时候尤其如此,对于一种植物、一种动物,能吃就吃,能穿就穿,实在不行就找到它的药用价值,所以对于中药的认识是切身的。现在说中医大夫书看的不行,病看的不行,但是中药是没问题,每一味药的功效是确定无疑的。有人说中药成分太复杂也说不明白,确实,对单一的中药有效成分经口服进入人体的代谢过程可以讲明白,但对于多味中药,尤其是一个方子煎成汤药,这里面反应就很复杂了,再喝进胃里,就说不明白了。《神农本草经》三品分类法已经表明对中药毒理的认识很高了,常用药物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大量方书中记载的方子针对主治病症是非常明确的。所以中药疗效是没问题的。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什么病看中医,现在西医发展起来了,医疗体系以西医为主,一般的小毛病都找西医解决,去看中医往往是西医治不了的,或者说这个病就是治不好的,所以中医的诊疗范围比以前小很多了,现在所说中医强项都是所谓的几十种中医优势病种比如肝病、中风、皮肤病。乳腺病、高血压、内分泌等等。
3、中医的进入门槛太低,不需要学历、不需要高楼大厦,有个方子就能看病,上书店买本方书,自己改改,加以包装就成了自己的了。这方面就不好往西医上靠,自称是西医大夫,需要证,需要学历,需要护士,需要药品,总不能自己生产葡萄糖、生理盐水、青霉素、头孢。从安全角度,如果走西医路线,那叫制假、售假,叫欺诈;而走中医路线,这叫弘扬民族医学。
4、中医文化太美好了,对中国人太有吸引力了。看看那些名词就知道了,中医:金银花、红花、养血荣筋丸、滋阴补肾丸、补中益气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温经散寒、益气养血、清热解毒。西医:盐酸特拉唑嗪,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骨髓穿刺、化疗、放疗。你愿选哪个?再加上中医理论都与生活相同,容易接受和掌握,所以中医是养生行业首选。
5、还有一个可能就是由于历史、地理、民族等原因,中医不统一,或者发展不平衡所致,造成对中医最基本规范性认识没有共识。
赞赏